拔諸水火,登于衽席
![拔諸水火,登于衽席](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37149.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拔:拉出;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出處明·宋濂《閱江樓記》:“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注音ㄅㄚˊ ㄓㄨ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ㄩˊ ㄖㄣˋ ㄒ一ˊ
繁體拔諸水火,登於衽席
感情拔諸水火,登于衽席是褒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為別人解困。
近義詞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義詞禍國殃民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釋)
- 素昧平生(意思解釋)
- 沒顛沒倒(意思解釋)
- 物盡其用(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xué)(意思解釋)
- 云天霧地(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識字知書(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發(fā)號施令(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yīng)(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珠聯(lián)璧合(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拔諸水火,登于衽席的意思解釋、拔諸水火,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fù),玷辱。指不辜負(fù)別人的差使。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dāng)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xué)習(xí)不專心。現(xiàn)表示將有所得。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jīng)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生命。 |
發(fā)號施令 | 發(fā)、施:發(fā)布;下達(dá);號:號令、命令。發(fā)布命令;下達(dá)指示;進(jìn)行指揮。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dá)到相同的目的。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事與愿違 | 事實(shí)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diào)自然清新。后比喻醫(yī)術(shù)高明。 |
風(fēng)虎云龍 | 虎嘯生風(fēng),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yīng)。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fēng)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背鄉(xiāng)離井 | 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流落他方。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yīng)有的態(tài)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yīng)有的態(tài)度或行為。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