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于鼎
![染指于鼎](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1139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鼎: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處《左傳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基礎信息
拼音rǎn zhǐ yú dǐng
注音ㄖㄢˇ ㄓˇ ㄩˊ ㄉ一ㄥˇ
繁體染指於鼎
感情染指于鼎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英語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哀而不傷(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壽元無量(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染指于鼎的意思解釋、染指于鼎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腹心相照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