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功忘失
![記功忘失](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36721.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
出處《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國于徒中,宣帝征張敞于亡命。”一本作“記功忘過”。
基礎信息
拼音jì gōng wàng shī
注音ㄐ一ˋ ㄍㄨㄥ ㄨㄤˋ ㄕ
繁體記功忘失
感情記功忘失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衡量一個人。
近義詞記功忘過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釋)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釋)
- 攀龍附鳳(意思解釋)
- 費盡心思(意思解釋)
- 致遠恐泥(意思解釋)
- 假公濟私(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記功忘失的意思解釋、記功忘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逴俗絕物 | 猶言超世絕俗。 |
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老馬識途 |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莫衷一是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勞民傷財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了資財。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