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悚聽的成語故事

拼音wēi yán sǒng tīng
基本解釋危言:使人吃驚的話。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出處梁啟超《米禁危言》:“我國民勿以吾為危言悚聽也?!?/p>
暫未找到成語危言悚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危言悚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td>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鷗鳥不下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td>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td>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td>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td>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
目不斜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