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乎竹帛
![著乎竹帛](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41357.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著:寫作;竹帛:古代寫字用的竹簡和白絹。指著書。
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情欲》:“荊莊王功跡著乎竹帛,傳乎后世。”
基礎信息
拼音zhù hū zhú bó
注音ㄓㄨˋ ㄏㄨ ㄓㄨˊ ㄅㄛˊ
感情著乎竹帛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著于竹帛、著之竹帛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振聾發聵(意思解釋)
※ 著乎竹帛的意思解釋、著乎竹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旁若無人 |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亦復如是 | 復:又,再。也是這樣。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鬼爛神焦 |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