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聾發聵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處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例子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振聾發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基礎信息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體振聾發聵
正音“聵”,不能讀作“guì”。
感情振聾發聵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辨形“振”,不能寫作“震”。
近義詞震耳欲聾、醍醐灌頂
英語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釋)
- 明若觀火(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家常便飯(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雞毛蒜皮(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拔毛連茹(意思解釋)
- 一枕黃粱(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振聾發聵的意思解釋、振聾發聵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奇花異草 | 罕見的奇異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東西。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