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手之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例子魯迅《書信集·致黃源》:“他們一不高興,就可以不說理由,只須一舉手之勞,致出版事業的死命。”
基礎信息
拼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注音一 ㄐㄨˇ ㄕㄡˇ ㄓ ㄌㄠˊ
繁體一舉手之勞
感情一舉手之勞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同“舉手之勞”。
近義詞舉手之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進種善群(意思解釋)
- 恨鐵不成鋼(意思解釋)
- 翹尾巴(意思解釋)
- 全科人兒(意思解釋)
- 嚴陣以待(意思解釋)
- 不二法門(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費盡心機(意思解釋)
- 無時無刻(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一舉手之勞的意思解釋、一舉手之勞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歌功頌德 | 頌揚功績和德行。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 |
強取豪奪 |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水至清則無魚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反復無常 | 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