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揚行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例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那時用‘言揚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
基礎信息
拼音yán yáng xíng jǔ
注音一ㄢˊ 一ㄤˊ ㄒ一ㄥˊ ㄐㄨˇ
繁體言揚行舉
感情言揚行舉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釋)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釋)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釋)
- 指手畫腳(意思解釋)
※ 言揚行舉的意思解釋、言揚行舉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
囊螢映雪 |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叫化子 | 乞丐。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