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共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例子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序論》:“同文共軌,至治神功。”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wén gòng guǐ
注音ㄊㄨㄥˊ ㄨㄣˊ ㄍㄨㄥˋ ㄍㄨㄟˇ
繁體同文共軌
感情同文共軌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國家統一。
近義詞同文共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處之泰然(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難以置信(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死(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別有用心(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同文共軌的意思解釋、同文共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生氣勃勃 |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
梟首示眾 | 斬首懸示于眾。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盤根錯節 | 盤:彎曲;錯:交錯;節:枝節。樹根彎曲;枝節交錯。形容縱橫交錯;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難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