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之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不忘舊日的交情。
出處唐·高適《詠史》詩:“尚有綈袍贈,應念范叔寒。”
例子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彼行雖賤,而祖德未斬;且與君為故人,亦宜有綈袍之義。”
基礎信息
拼音tì páo zhī yì
注音ㄊ一ˋ ㄆㄠˊ ㄓ 一ˋ
繁體綈袍之義
感情綈袍之義是褒義詞。
用法作賓語;指不忘舊恩。
近義詞綈袍戀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釋)
- 斬草除根(意思解釋)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綈袍之義的意思解釋、綈袍之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舍安就危 | 舍:放棄;就:趨,從。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形容違背常情,不理智。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高聳入云 |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不屑一顧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