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愛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仁:仁愛,同情、愛護或幫助。愛眾人,進而愛護萬物。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出處《孟子·盡心上》:“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例子至于畏天事神,仁民愛物之際,未嘗有須臾懈也。宋·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
基礎信息
拼音rén mín ài wù
注音ㄖㄣˊ ㄇ一ㄣˊ ㄞˋ ㄨˋ
繁體仁民愛物
感情仁民愛物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官吏。
反義詞魚肉百姓
英語to love all people and animal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釋)
- 難言之隱(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釋)
※ 仁民愛物的意思解釋、仁民愛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春冰虎尾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