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弄月
![拈花弄月](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20793.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玩賞花月。
出處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例子俄見蒼圣帶領宋儒上殿,有褒衣博冠手執《太極圖》者,有閉目指心自稱常惺惺者,有拈花弄月自稱活潑潑地者。清·袁枚《續新齊諧·麒麟喊冤》
基礎信息
拼音niān huā nòng yuè
注音ㄋ一ㄢ ㄏㄨㄚ ㄋㄨㄥˋ ㄩㄝˋ
繁體拈蘤弄月
感情拈花弄月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男性。
近義詞拈花摘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荒淫無恥(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湖海飄零(意思解釋)
- 亂作一團(意思解釋)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釋)
- 打開天窗說亮話(意思解釋)
- 聲色狗馬(意思解釋)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釋)
※ 拈花弄月的意思解釋、拈花弄月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震耳欲聾 |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