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以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昧:冒。聞:使聽到。冒著死罪來稟告您。表示謹慎惶恐。
出處《史記 趙世家》:“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昧死以聞!”
基礎信息
拼音mèi sǐ yǐ wén
注音ㄇㄟˋ ㄙˇ 一ˇ ㄨㄣˊ
繁體昧死以聞
感情昧死以聞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英語appeal at the risk of death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聲東擊西(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落葉歸根(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昧死以聞的意思解釋、昧死以聞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變幻無常 | 變幻:不規則的變化;常:常規。事物經常變化;沒有一定規律。又作“變化無常”。 |
默默無聞 |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
人才濟濟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
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滿腹經綸 |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