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余芳”。
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于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例子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漢書·鮑宣傳》
基礎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jié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
繁體箕山之節
感情箕山之節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人的節操。
近義詞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窮年累世(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長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反面無情(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箕山之節的意思解釋、箕山之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十全大補 | 藥名。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