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基本解釋逸:安閑;勞:疲勞。用安閑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后;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出處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p>
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結果反被隗器打敗。 劉秀再派征西大將軍馮異,前去占領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枸邑搶占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后,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占枸邑‘已逸待勞’?!瘪T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占領了枸邑。馮異嚴密封鎖消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沖出城來,大敗敵軍。 讓自己的軍隊養精蓄銳,以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稱為“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逸待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豆萁燃豆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td> |
一無所有 | 《敦煌變文集 廬山遠公話》:“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風,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td>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td>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td>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td>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