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鼓待椎的成語故事

拼音xuán gǔ dài zhuī
基本解釋《淵鑒類函·樂·鼓二》引明陳耀文《天中記》:“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仁訪民家。民舍有鼓為妖。坐未幾,鼓自風滾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謂純仁曰:‘此鼓久不擊,見好客至,故自來庭以尋槌耳。’令純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懸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出處《淵鑒類函·樂·鼓二》引明陳耀文《天中記》:“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仁訪民家。民舍有鼓為妖。坐未幾,鼓自風滾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謂純仁曰:‘此鼓久不擊,見好客至,故自來庭以尋槌耳。’令純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
懸鼓待椎的典故
宋朝時期,范仲淹一天帶兒子去民家訪問,民房中有鼓妖在他們坐不久時自動滾到前庭,滿屋子人都感到害怕。范仲淹慢慢地對純仁說:“此鼓久不擊,見好客至,故自來庭以尋槌耳。”就讓純仁擊鼓,那妖鼓立即自破。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懸鼓待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此一時彼一時 | 語出《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肝膽欲碎 |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壞法亂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