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不留的成語故事
![雞犬不留](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29172.png)
拼音jī quǎn bù liú
基本解釋連雞狗都不留下。形容斬盡殺絕或搶掠一空。
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陰已經失守,常州已經被屠,常州城內雞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鉉翁不知去向。”
雞犬不留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遭到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先后在衛、宋、鄭等地碰壁與受到磨難后,弟子勸阻他不要赴晉,他一意孤行,在中牟城見到陽虎屠城,城內雞犬不留的慘象,終于讓孔子放棄去晉國的念頭,一心去陳國推銷“仁政”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雞犬不留)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烽火連年 |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七搭八扯 |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扶搖直上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