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昭然的成語故事

拼音tiān lǐ zhāo rán
基本解釋天理:天道。舊稱天能主持公道,善惡報(bào)應(yīng)分明。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卻如何殺了丈夫,劫了十五貫錢,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說!”
暫未找到成語天理昭然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天理昭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命根子 | 馮志《敵后武工隊(duì)》第19章:“寶生在他們老公母倆心上,真像命根子,寶貝疙瘩?!?/td>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qiáng)?!?/td> |
七搭八扯 | |
論黃數(shù)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shù)白不堪聽?!?/td>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xué)者凡事執(zhí)一時(shí)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jìn)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學(xué)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td> |
扶搖直上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