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為唇齒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互相輔助。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鄧芝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例子這兩者是共為唇齒的關(guān)系
基礎(chǔ)信息
拼音gòng wéi chún chǐ
注音ㄍㄨㄥˋ ㄨㄟˊ ㄔㄨㄣˊ ㄔˇ
繁體共為脣齒
感情共為唇齒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互相依存。
近義詞唇齒相依
英語be of close concern to each oth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及時應(yīng)令(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勞燕分飛(意思解釋)
- 任人唯親(意思解釋)
- 不敢茍同(意思解釋)
- 風馳電掣(意思解釋)
- 風流才子(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祖?zhèn)髅胤?意思解釋)
- 漫不經(jīng)心(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神經(jīng)過敏(意思解釋)
- 拳頭產(chǎn)品(意思解釋)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quán)(意思解釋)
- 一如既往(意思解釋)
- 記憶猶新(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的意思解釋、共為唇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四書五經(jīng)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
以權(quán)謀私 | 以:憑借;權(quán):權(quán)力;權(quán)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quán)利謀取私利。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yōu)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xiàn)多指死亡。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xiàn)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jīng)的人。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guī)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故態(tài)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群山四應(yīng) | 應(yīng):應(yīng)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yīng)。比喻一聲號召,人們?nèi)浩痦憫?yīng)。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yīng)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同功一體 |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腦瓜不靈 | 指人不聰明,思想轉(zhuǎn)不過彎來。 |
一時無兩 |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