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指失掌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zhǐ shī zhǎng
基本解釋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出處《南史 阮佃夫傳》:“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邪?’”
惜指失掌的典故
南朝時期,廬江人何恢特別喜歡年輕貌美的妓女張耀,經常與張飲酒作樂。何恢被任命為廣州刺史,在即將赴任前設宴請阮佃夫,席間他頻繁向阮夸耀張耀的美貌,說張耀不可多得。阮佃夫看不慣他們就拂袖而去,上書彈劾何恢荒廢公務。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惜指失掌)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昂首伸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怪誕不經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記,怪誕不經,讀者皆知其謬。”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輪焉奐焉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普天同慶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