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同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出處《后漢書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例子[武王]與八百諸侯威同此盟,《尚書》所謂不謀同辭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
基礎信息
拼音bù móu tóng cí
注音ㄅㄨˋ ㄇㄡˊ ㄊㄨㄥˊ ㄘˊ
繁體不謀同辭
感情不謀同辭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觀點相同。
近義詞異口同聲
反義詞各抒己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乘風破浪(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不謀同辭的意思解釋、不謀同辭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富貴驕人 | 富:有錢;貴:指有地位。有財有勢,盛氣凌人。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