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待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宋江秉燭待旦。”
例子(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秉燭待旦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
基礎信息
拼音bǐng zhú dài dàn
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ㄉㄞˋ ㄉㄢˋ
繁體秉燭待旦
感情秉燭待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近義詞坐以待旦
英語sit with the light in one's hand till morn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安身之處(意思解釋)
- 后繼有人(意思解釋)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神不知鬼不覺(意思解釋)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釋)
- 翼翼飛鸞(意思解釋)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釋)
※ 秉燭待旦的意思解釋、秉燭待旦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