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勞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困乏。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
例子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鞍馬勞困,你且去館驛內安下,待我會官商議。”
基礎信息
拼音ān mǎ láo kùn
注音ㄢ ㄇㄚˇ ㄌㄠˊ ㄎㄨㄣˋ
繁體鞍馬勞困
感情鞍馬勞困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形容旅途勞累。
近義詞鞍馬勞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犬馬戀主(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溝滿壕平(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死胡同(意思解釋)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釋)
- 二缶鐘惑(意思解釋)
※ 鞍馬勞困的意思解釋、鞍馬勞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畏首畏尾 | 比喻作事膽子小;顧慮多。畏:畏懼;害怕。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束手無策 |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食不充口 | 見“食不餬口”。 |
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