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出處唐《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基礎信息
拼音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注音ㄢ ㄅㄨˋ ㄌ一ˊ ㄇㄚˇ,ㄐ一ㄚˇ ㄅㄨˋ ㄌ一ˊ ㄕㄣ
繁體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感情鞍不離馬,甲不離身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賓語、分句;指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近義詞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厭其煩(意思解釋)
- 反手可得(意思解釋)
- 強中自有強中手(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釋)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對牛彈琴(意思解釋)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釋)
- 解甲歸田(意思解釋)
- 二缶鐘惑(意思解釋)
※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的意思解釋、鞍不離馬,甲不離身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
空穴來風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彌留之際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