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三四五路线-国产一级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卡-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首頁 文學家 曹丕

曹丕

時間:2025-02-28 19:36:02 來源:互聯網 作者:忙推網
【導讀】: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12月11日—226年6月29日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為武宣皇后卞夫人......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12月11日—226年6月29日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為武宣皇后卞夫人。

個人資料簡介

  • 姓名:曹丕
  • 字:子桓
  • 謚號:文皇帝
  • 廟號:高祖
  • 出生/生日:187
  • 逝世時間:226-06-29
  • 享年多少歲:39歲
  • 出生地點:三國,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 民族:漢族
  •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曹魏時曾改為譙國,后又改為譙郡)人,漢末權臣曹操與卞夫人之子。曹操稱魏王后立其為世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繼承父親的官爵與勢力,并于延康元年(220年)十一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建立了曹魏政權。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謚號“文”,史稱魏文帝。

    個人生活

    曹丕的老婆:曹丕的老婆是郭女王。

    曹丕的兒子:根據史料記載,曹丕共有十個兒子,分別是曹叡、曹協、曹蕤、曹鑒、曹霖、曹禮、曹邕、曹貢、曹儼和曹喈,其中曹喈沒有等到封王就夭折了,最后曹丕把皇位傳給了曹叡。

    曹丕怎么死的:曹丕是因為得病而死。 黃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陽,時年40歲。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早年經歷

    曹丕于東漢靈帝中平四年(187年)冬生于沛國譙縣,父親是曹操,母親是曹操側室卞夫人。時值天下紛亂,曹操親自教授曹丕騎射之術。曹丕在《典論》中追憶,稱自己六歲時已學會射箭,八歲時已學會騎射,并擅長擊劍。除騎射教育外,曹丕的文化教育也深受曹操影響,在少年時代已熟讀《詩經》與《論語》,年歲稍長后又遍讀五經(《易》《尚書》《詩》《禮》《春秋》)、四部(甲部文藝小學、乙部諸子兵書術數、丙部史書及其他記載、丁部詩賦圖贊)、《史記》《漢書》及諸子百家著作。曹丕在青少年時代常跟隨曹操出征。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荊州,在宛城遭遇張繡降而復叛。曹操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其長子曹昂(劉夫人之子,劉夫人早逝后由曹操正室丁夫人養育)與侄子曹安民遇害。十歲的曹丕當時也隨行軍中,依賴平素的軍事訓練“乘馬得脫”,幸免于難。曹昂死后,丁夫人責怪曹操并與之離異,卞夫人成為曹操正室,曹丕隨之成為曹操的嫡長子。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戰于官渡,曹丕隨行。建安九年(204年),曹軍攻占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曹丕隨軍入城,強納了袁熙(袁紹第三子)之妻甄氏。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并與孫權、劉備聯軍戰于赤壁,曹丕均隨從在側。

    五官中郎將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廢除東漢的三公制度,自任丞相。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出任五官中郎將,置官署,為丞相之副。同年,曹操西征馬超,留曹丕鎮守鄴城。期間發生民間勢力田銀、蘇伯在河間(治所位于今河北獻縣東南)反叛之事。河間地區位于幽州與冀州之間,河間之叛震動兩州,曹丕有意親自率軍出征鎮壓,被功曹常林以“大軍遠出,外有強敵,將軍鎮守鄴城不宜輕舉妄動”為由勸阻。后曹操派遣曹仁都督七軍討伐田銀、蘇伯,曹丕也派遣將軍賈信參與戰事。河間之亂平定后,曹丕欲按“圍而后降者不赦”的軍法慣例,將處于賈信控制下的千余名投降者集體誅殺,被謀士程昱勸阻。程昱建議曹丕盡可能不動用曹操賦予的“專命”之權,曹丕遂轉而向曹操匯報并請求指示。曹操贊譽程昱“善處人父子之間”,認為他很擅長調節父子間的權力關系。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南征孫權,曹丕再次隨行。尚書令荀彧至前線勞軍時見到曹丕,贊譽他“善左右射”。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進位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進位魏王;次年(217年)夏四月,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作為父親的副手,曹丕此一時期在政治上沒有獨立施展的空間。據張作耀《曹操傳》中的總結,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期間的主要事跡如下:一是將一批知名文化人物如王粲、陳琳等團結到自己周圍,曹丕自己也參與創作,成為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二是派遣將領參與鎮壓了河間民田銀、蘇伯的起義;三是隨曹操出征;四是與曹植爭奪儲嗣之位。

    兄弟爭儲

    曹丕與曹植是同母兄弟。曹丕為長兄,曹植生于東漢初平三年(192年),小曹丕五歲。曹植十余歲時,已能誦讀《詩經》《論語》及辭賦數十萬字,且擅長撰文,其才華令曹操驚異,一度將之列為繼承人候選,并評價曹植是“兒中最可定大事”者。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孫權時,特意留曹植而非曹丕鎮守鄴城。當時在曹植周圍聚集有一批支持者,代表人物是丁儀、丁廙與楊修;在曹丕周圍也聚集有一批支持者,代表人物是賈詡、吳質、朱鑠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在儲嗣之爭中勝出。該年冬十月,曹操戴有十二條玉串的王冕,坐金根車,駕六馬,并冊立曹丕為魏王太子。陳壽《三國志》認為曹植落敗的的原因是任性而行,缺乏自我約束,且飲酒無度。其中,違背制度私自開鄴城王宮的司馬門乘車出行,與醉酒后無法領命率軍去支援曹仁解關羽之圍,是曹植令曹操最為失望的兩件事情。曹丕勝出的原因是反其道而行之,“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刻意約束修飾自己的行為,并取得了曹操左右之人的支持。專著《魏文帝曹丕傳論》總結認為曹丕在儲嗣之爭中采取了五種正確策略:(一)自我砥礪,不違子道。懂得按曹操的期望約束自己,正確處理自己與曹操之間的權力關系。(二)以孝藏拙。曹操出征,曹丕與曹植一起前去送行,曹植發言稱述曹操的功德,曹丕則選擇哭泣流涕。(三)撰寫并傳播《典論》來影響曹操的決斷。《典論》的創作于始于曹丕與曹植爭儲期間,內中有贊頌曹操功績、記載曹操與曹丕父子之情、列舉史上廢長立幼導致各種慘劇等內容。(四)親禮大臣,贏得曹操周圍重要謀士的支持。曹丕“曲禮事(荀)彧”,親自探視生病的荀攸并“獨拜床下”,對涼茂“甚見敬禮”,與鐘繇、賈詡、張范、邴原、崔琰等也關系密切。后曹操以密信向賈詡、崔琰、毛玠等就立嗣問題征求意見,眾人皆支持曹丕。(五)親近宗室要人。曹丕與曹仁、夏侯尚、曹休、曹真等實權派宗室人物均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五項策略,曹植皆未有貫徹。立曹丕為太子時,曹操曾頒令向其余子嗣解釋說:你們眾人此前皆已封侯,只有子桓(曹丕字子桓)沒有封侯,而是擔任五官中郎將,“此是太子可知也。”為避免日后出現兄弟爭權,曹操稍后找借口誅殺了親曹植的代表人物楊修,以瓦解親曹植勢力。

    魏王太子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丕為死于疾疫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徐干、陳琳、應玚、劉楨編寫文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軍征討劉備,曹丕以魏王太子身份留守鄴城。該年九月,相國西曹掾魏諷趁曹操大軍滯留漢中,暗中糾集了一批擁護漢朝的同道,與長樂衛尉陳祎合謀襲取鄴城。陳祎心生畏懼,中途退出向曹丕告密。曹丕遂捕殺魏諷并在鄴城做大規模搜查同黨,“坐死者數十人”,眾多與魏諷有往來者被殺。曹丕在處理魏諷案時頗為嚴酷。王粲因文學才能與曹丕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去世時曹丕曾親自參加葬禮。王粲的兩個兒子在事件中“為魏諷所引”,皆被曹丕誅殺,王粲因之絕后。曹操在漢中聽聞消息后,感嘆若是自己來處理魏諷案,不會讓王粲沒有后人。劉廙之弟劉偉“為諷所引”,曹丕本欲連坐劉廙,將其與劉偉一并誅殺。陳群向曹操求情,曹操親自出面干預,劉廙才保住性命。文欽因與魏諷存在“辭語相連”的關系被逮捕入獄,受掠笞之刑數百次,本已將死,后在曹操的干預下幸免于難。

    繼位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故于洛陽。病重之際,曹操曾召在長安領軍的次子曹彰來洛陽。曹彰趕到洛陽時曹操已去世。曹彰認為曹操召喚自己是要立曹植為嗣,故在洛陽向負責主持喪事的賈逵索要魏王璽綬,被賈逵以“太子在鄴城”為由拒絕。曹植則以袁紹父子為反面案例,向曹彰表示自己無意與曹丕爭奪儲位。同月,曹丕在鄴城自任丞相,繼位魏王,領冀州牧,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二月,葬曹操于高陵。曹丕繼位魏王后,出臺了一系列爭取人心、鞏固統治的措施。如頒布《薄稅令》,將關津、池苑之稅降低至十稅一;厚賞諸侯王與將相,派使者循行地方郡國,懲治有暴虐行為的地方官員;頒布《廣詢令》,鼓勵百官多向自己做規勸和進諫;采納尚書陳群的建議,制定“九品中正制”來選拔人才,讓士族有進入統治階層的常規渠道。曹丕還誅殺了親曹植的丁儀、丁廙兄弟,并殺害了二人家中所有男丁。同時勒令包括曹植在內的諸侯離開中樞,前往封地。與此同時,曹丕還制造了黃龍現于譙縣、白雉現于饒安等祥瑞事件,為改朝換代做輿論準備。同年六月,曹丕以南征為名整軍,度支中郎將霍性以創基未久不宜起兵為由勸阻,被曹丕誅殺;八月,曹丕在譙縣大饗六軍及當地百姓;十一月,曹丕下令收葬征伐以來死亡的士兵并撫恤其家屬,由地方官府主持祭奠。據《世說新語》記載,曹操去世后,“文帝(曹丕)悉取武帝(曹操)宮人自侍”,接收了曹操的后宮女眷。

    受禪稱帝

    延康元年(220年)冬十一月,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登基稱帝,建國號為魏,定都洛陽,改元黃初,奉漢獻帝為山陽公,追尊曹操為魏武帝。同年十二月,曹丕至洛陽,頒布詔書改“雒”為“洛”,開始營建洛陽宮。曹丕在受禪過程中,以祥瑞與五行讖緯之學廣造輿論。太史令許芝等引用《易傳》里的“圣人受命而王,黃龍以戊己日見”為據,稱黃龍這一祥瑞恰在本年七月戊寅日出現,是天意要讓曹丕做皇帝;又引用《春秋佐助期》里的“漢以許昌失天下”為據,論證天意要讓東漢亡國于許昌。期間,漢獻帝一再下詔禪位,群臣數十次上表勸進,曹丕則一再謙讓拒絕。漢獻帝在第三次禪位詔書里哀求曹丕順應天意效仿舜和禹接受禪讓。受禪儀式完畢后,曹丕對群臣說:“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禹是怎么回事,我已經知道了。”歷史學者顧頡剛評價曹丕受禪一事,稱之為“讖緯的喜劇”,諷刺整場活動“從初一鬧到月底,往還的文書著實可觀。僅看那些文書,差不多比唐虞之世還要美麗了”,實則這些讖緯文書不過是“現蒸現賣”的饅頭,曹丕需要什么樣的讖緯與祥瑞,下面的人就制造什么樣的讖緯與祥瑞。

    執政七年

    曹丕稱帝后共在位七年。其執政期間,對內致力于鞏固集權并恢復經濟。核心舉措包括:廢除丞相恢復三公制度;恩賜重臣及其子嗣;打擊異己、削弱宗藩勢力,禁止諸侯進入洛陽以防政變;頒布《禁母后預政詔》等禁止外戚宦官干政;減輕百姓的稅賦與勞役負擔,頒布《輕刑詔》、派使者深入地方州郡調查民生疾苦,讓民間得以休養生息;復興儒學,重建太學和地方官學;制定九品中正制,恢復舉孝廉等人才選拔制度。對外,曹丕將征伐的重心放在吳國,先后三次興兵伐吳。黃初二年(221年),孫權攻取關羽據守的荊州后,為對抗劉備的報復,選擇與曹魏修好,遣使表示臣服,曹丕遣太常邢貞前往江東冊封孫權為吳王。黃初三年(222年)孫吳軍隊大破蜀軍后,孫權拒絕派遣長子孫登入魏為人質,魏吳關系急轉直下。同年十月,曹丕發動三十萬大軍,分三路討伐東吳。黃初五年(224年)八月,曹丕再次發動十萬人進攻吳國的廣陵。黃初六年(225年)八月,曹丕第三次發動大軍十萬人,進攻吳國的廣陵。這三次興兵,均未能取得明顯的戰果。但曹丕通過這幾次出軍,瓦解了以將領臧霸為代表的青徐二州的豪霸割據勢力。執政期間,曹丕還主持編修了中國第一部類書《皇覽》。

    盛年去世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6月28日),曹丕病危,冊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命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受遺詔輔佐嗣主。曹叡是曹丕與甄夫人所生之子。曹丕稱帝后,甄氏失寵,于黃初二年(221年)六月被曹丕下詔賜死。因甄氏被殺的緣故,曹丕長期有意另選繼承人。直至曹丕病重,曹叡才被倉促立為太子。五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在洛陽宮嘉福殿去世,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曹丕臨終前下旨將后宮淑媛、昭儀級別以下者全部遣散出宮,送其歸家。六月九日(7月20日),依照曹丕生前制定的薄葬制度,曹丕的遺體被葬入首陽陵。首陽陵位于今河南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東麓。陵墓因山為體,無封無樹,未修建實殿,有園邑,通神道。墓內無葦炭,沒有藏入金銀銅鐵,只以瓦器殉葬。

    施政舉措

    政治領域

    推行九品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命陳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作為新的選官制度。具體操作方法是各郡從在朝為官的本籍人士中選出一名品行端正有聲望之人擔任中正,中正負責依據品行和才干,將本籍士人劃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種下、下上、下中、下下共計九個等級,即九品,然后將人才評定結論上報給中央,作為朝廷選拔人才任命官員的依據。黃初三年(222年)正月,曹丕下詔命令地方郡國在選拔人才時不必在年齡上有所限制。歷史學家唐長孺認為,曹丕實施九品中正制、由政府來委任中正,目的是削弱名士在人才選拔上的威權,“不讓名士的清議在政治上取得優勢”,實際效果是“把私人的月旦評變作官家的品第,強迫清議與政府一致,強迫清議與政府一致,同時使原來與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與政府取得協調,政府控制了輿論,而當中正的既是大族名士,他們的私家操縱也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

    打擊宦官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鑒于外戚與宦官爭權導致東漢衰微的歷史教訓,頒布命令禁止宦官擔任超過“諸署令”級別的官職。該命令以金策的形式撰寫,作為不可更改的祖制藏于石室。

    壓制外戚

    黃初三年(222年)九月,曹丕下詔禁止后宮干政,稱“婦人與政”是朝政紊亂的本源,規定自今以后,群臣不許再向太后奏事,后宮家族不許擔當輔政重任,不能橫受茅土之爵,且宣布詔書傳承后世永為祖制,若有人違背則“天下共誅之”。

    苛禁宗室

    為防范皇族中發生皇位爭奪事件,曹丕制定有“諸侯不朝之令”,強制藩王(侯)離開洛陽前往封地,禁止藩王(侯)在無詔書的情況下來洛陽朝覲,禁止藩王(侯)之間、藩王(侯)與朝臣互相往來。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評價道:曹丕該政策出臺后,曹魏的同姓王公“名義上是王公,實際上毫無權力,甚至連人身自由都沒有,形同囚犯”。

    廢除丞相

    為避免朝中出現權臣,曹丕還廢除了丞相一職,恢復了漢代的三公制度。在延康元年(220年)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黃初元年改相國為司徒,改御史大夫為司空。廢除丞相的同時,曹丕新設中書省,由該機構長官中書監令來掌控皇室機要、詔旨和奏章。中書省與負責處理政務的尚書臺共同支撐皇權,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權力。

    鼓勵舉報

    曹丕受禪稱帝時曾以讖緯作為宣傳工具。為防范讖緯被他人利用威脅到曹魏政權,曹丕嚴禁民間傳播與讖緯有關的“妖言”,凡制造、散播“妖言”者一律誅殺,并鼓勵民眾舉報,舉報者可獲得官府的賞賜。后因民間出現以誣告他人來報私仇的風氣,治書侍御史高柔上奏勸說曹丕廢除“妖謗賞告之法”,但曹丕沒有接受。黃初四年(223年),曹丕下詔禁止民間百姓私自復仇,私自復仇者族滅其家。后因以誣告為復私仇手段者越來越多,曹丕又在黃初五年(224年)春正月修訂政策,宣布官府只接受謀反大逆之罪的舉報,以其他罪名舉報一概不受理;而若有人膽敢誣告,將以相應的誣告罪名來懲罰誣告者。舉報之風至此得以平息。

    提倡直諫

    延康元年六月,曹丕殺害了諫阻其整軍南征的度支中郎將霍性。同年七月,為消除霍性之死的負面影響,曹丕下發政令,鼓勵百官有司進諫。史書中存留有多則曹丕接受勸諫的記載:夏侯尚是曹丕心腹,曹丕下詔給夏侯尚,內有允許夏侯尚“作威作福,殺人活人”的句子。大臣蔣濟看到后批評這些話是“亡國之語”,曹丕派人追回了詔書。曹丕喜好帶著群臣狩獵野雞,大臣辛毗批評說此舉讓陛下很快樂,但對群臣來說則很苦。曹丕聞言默然,之后減少了狩獵的頻率。曹丕稱帝后經常出游,并喜好捕獵老虎,有時會遲至日暮才回宮。大臣王朗上奏表示非常擔憂皇帝的生命安全,曹丕表示接受勸諫。大臣蘇則陪同曹丕狩獵,看守獵物的士兵疏忽,讓獵獲的鹿跑掉。曹丕知曉后大怒,要將相關人等悉數論斬。蘇則力諫認為因獵物而殺人不對,曹丕采納了他的意見。史書中也存留有不少曹丕拒不納諫的記載:黃初元年(220年),長水校尉戴陵也進諫曹丕不宜經常外出游獵,曹丕大怒,對戴陵施以“減死罪一等”的懲罰。駙馬都尉兼侍中鮑勛勸阻曹丕減少外出游獵,曹丕親手撕毀鮑勛的表章,并將鮑勛貶為右中郎將。

    懷柔邊疆

    曹丕統治時期,對除蜀漢與孫吳以外的周邊其他勢力,采取以懷柔政策為主,輔以軍事威懾的政治策略。延康元年(220年),鮮卑部落首領柯比能、素利、彌加等派遣使者獻馬,曹丕冊立柯比能為“附義王”,冊立素利、彌加為“歸義王”。曹丕受禪稱帝時,有匈奴部落的單于和其他周邊少數民族勢力的使者前來祝賀。黃初元年(220年),曹丕向匈奴南單于呼廚泉賜授魏國的璽綬、青蓋車、乘輿、寶劍、玉玦;又冊封鮮卑首領步度根為王。懷柔之外,曹丕也注重選派有處理少數民族問題經驗的官員如田豫、牽招、解俊等負責邊疆事務,以減少摩擦。對長期割據遼東地區的公孫氏政權,曹丕在位期間也以懷柔政策為主,于黃初三年(222年)加封時任遼東太守公孫恭為車騎將軍,以示籠絡。

    經濟領域

    屯田修陂

    曹操重視屯田,曹丕執政后繼續推行屯田政策。為配合屯田,曹丕時代鼓勵地方郡守開墾田地,興辦了諸多水利灌溉工程。如在今河南境內斷太壽水作陂、遏鄢水與汝水作陂以種植水稻;在今安徽合肥一帶修筑芍陂、茹陂等用來灌溉稻田;在今陜西境內修筑臨晉陂灌溉鹽堿地三千余頃。曹丕時代經營的水田,畝產量有時可達10斛以上。《晉書·食貨志》稱,在曹丕統治的黃初年間,四方郡守主持開墾,增加田畝,是朝廷用度不缺的重要原因。

    罷五銖錢

    東漢末年,董卓擅鑄小錢造成幣制混亂。曹操擔任丞相后下令恢復五銖錢,后因經濟破壞嚴重,社會財富萎縮,不足以支撐貨幣經濟而再次廢除了五銖錢。曹丕稱帝后,于黃初二年(221年)三月下詔恢復五銖錢,至該年十月,因谷價昂貴而不得不宣布罷用五銖錢,“使百姓以谷帛為市”,允許百姓用糧食和布帛在市場上交換。此后直到曹丕去世,曹魏政權始終未能重建貨幣經濟。直到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曹叡才接受司馬芝等人的建議恢復五銖錢。

    輕刑減賦

    延康元年(220年)二月,曹丕頒布《薄稅令》,將關津、池苑之稅降低至十稅一。黃初三年(222年),曹丕下召停止對曹操高陵的墓祭,以節儉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黃初五年(224年),曹丕鑒于天下多事而人口稀少、百姓動輒觸犯律法的現實,下詔全面減輕刑罰尺度,讓百姓休養生息。

    軍事領域

    士家制度

    曹魏政權實施兵民分離的世兵制,兵戶另立為兵籍,又稱士籍。兵戶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須父死子繼世代當兵。該制度又稱作“士家制度”。士家制度創設于曹操時代,曹丕繼位稱帝后繼續實施。士家制度與屯田制度關系密切,許昌、鄴城與洛陽這三座都城是曹魏的核心屯田基地,也是士家的主要聚集地。曹丕定都洛陽后,曾欲自冀州強制遷徙士家十萬戶到河南,后因饑荒及群臣勸諫,改為遷徙五萬戶。士家缺乏人身自由,無法成為自耕農,也無法出仕做官,其婚配限于同類,士家中的寡婦會被政府強制婚配給沒有妻子的士家兵卒。在當時,士家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低賤的特殊階級。曹魏政權將士家集中控制起來,是為了防止將士叛亂,強化政府對割據勢力的控制,將屬于將領的私家部曲變成政府控制下的兵卒。

    平定河西

    曹魏初建時,聯通西域的河西地區存在諸多地方豪強勢力。其中以武威的顏俊、張掖的張進、酒泉的黃華、西平的麴演最為強大,各自擁郡造反互相攻擊。曹丕上臺后,又有武威三種胡、涼州盧水胡等勢力反叛。曹丕將河西地區從雍州析出,單獨設為涼州。以曹真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兩州軍事,又任命了解河西各郡情況的張既為涼州刺史,以久在西北地區任職的蘇則為護羌校尉。延康元年(220年),蘇則發兵降服武威的三種胡,擊破張掖郡的反軍。黃初二年(221年),曹真派將軍費耀擊破酒泉郡的反軍。張既指揮軍隊擊破盧水胡,斬首及俘虜上萬人。平定河西地區為曹魏政權開通西域創造了條件。黃初三年(222年)二月,西域鄯善(在今新疆若羌)、龜茲(在今新疆庫車)、于闐(在今新和田南)諸國分別派使節赴洛陽與曹魏通好,并獻上珍異之物。曹丕派使者前去西域撫慰,并在高昌設置了戊己校尉。

    收復上庸

    延康元年(220年),蜀將孟達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靠曹魏。曹丕未等孟達上書,破例先給孟達寫信慰問并賞賜物品。信中安撫孟達說:若欲前來覲見,不必讓家屬一起長途跋涉,可先妥善安置好部曲,無后顧之憂再徐徐輕騎東來。孟達抵達譙縣后,曹丕與之共乘小輦,并執手撫背開玩笑說“卿不會是劉備的刺客吧?”。曹丕拜孟達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孟達為新城太守,并派遣征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率軍與孟達一起進攻蜀將劉封。劉封兵敗,回到成都后被劉備所殺。上庸三郡被納入曹魏政權的版圖。

    通討虜渠

    黃初六年(225年)三月,曹丕親赴前線魏吳前線視察,下令在召陵地區(今河南省郾城縣東)開挖運河用于運輸軍糧,取名討虜渠。該渠的起點是河南郾城縣的汝水,終點是河南商水縣東南的穎水。曹丕開挖討虜渠,是鑒于魏軍此前多次南征孫吳,皆未能速戰速決,常因消耗時日糧草不濟而退軍。討虜渠的功用,是溝通沘水、汝水和穎水,將曹魏南陽地區的糧草通過水路運輸至對吳國用兵的主戰場江淮地區。

    三伐吳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殺關羽襲取荊州,與劉備交惡。延康元年(220年),孫權派遣使者來曹魏奉獻禮物。黃初二年(221年),劉備東征孫權。該年八月,孫權派遣使者向曹魏表示臣服,曹丕派太常邢貞持節南下,拜孫權為大將軍,冊封吳王。黃初三年(222年),吳軍大破蜀軍于夷陵。曹丕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南下與孫權盟誓,要求孫權送長子孫登至洛陽為人質,為孫權所拒。同年秋九月,曹丕自許昌親自南征。命曹休、張遼、臧霸率軍出洞口(今江蘇溧陽長江沿岸);曹仁率軍出濡須(位于今安徽蕪湖市無為縣);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軍圍困南郡(今湖北荊州一帶)。孫權一面派遣呂范率水軍抵御曹休等,派遣諸葛瑾、潘璋等援救南郡,派遣朱桓擔任濡須督抵御曹仁;一面卑辭上書曹丕請求諒解。曹丕接書后回復孫權,再次命其送長子孫登來洛陽做人質。孫權拒絕送孫登入魏,吳軍臨江據守,與魏軍對壘。次年三月,魏軍北撤,戰事結束。曹丕在退軍詔書中稱魏軍在對壘中占據絕對優勢,東路進攻洞口的軍隊與東吳呂范軍作戰“斬首四萬,獲船萬艘”;曹仁軍據守濡須擒獲達上萬之數;圍攻江陵的魏軍造成吳軍數千人落水溺死。曹丕解釋魏軍之所以北還,是擔心瘴氣與疾病蔓延。吳國方面的記載顯示雙方互有勝負,總體上魏軍占據優勢。黃初五年(224年)七月,曹丕東巡至許昌;八月,坐龍舟親率水師沿蔡水、穎水至淮水。九月,曹丕率軍出廣陵,與東吳軍隊隔江相望。吳軍沿江布置疑城以迷惑魏軍。曹丕感嘆“彼有人焉,未可圖也”,率軍北還。黃初六年(225年)八月,曹丕再次率水師自譙郡沿渦水進入淮水。十月份抵達廣陵,命士卒十余萬臨江列陣,旌旗招展達數百里,以震懾吳國。后因冬季嚴寒,水道結冰,舟船難以進入長江,不得不率軍北還。吳軍以敢死之士五百人埋伏于魏軍北歸的必經之路,截擊奪得曹丕的副車羽蓋。

    統一青徐

    漢末時期,青、徐二州陷入混亂,出現了以臧霸、孫觀等為代表的諸多武裝割據勢力。臧霸等將領雖歸順曹操,但仍擁有獨立的地盤和兵力。曹操在與群雄爭霸的過程中,選擇“割青徐二州委之于(臧)霸”,以獲取這些地方武裝割據勢力的支持。這導致青徐豪霸在曹操時代實際上處于半獨立狀態。曹操在洛陽去世時,以青、徐二州為根據地的臧霸軍與青州兵曾發生騷亂。曹丕繼位后采取撫而不討的策略,以穩定局勢。黃初三年(222年),曹丕三路伐吳,東路魏軍由曹休、張遼、臧霸率領。黃初四年(223年)八月,曹丕東巡獎賞諸將在征伐孫權之役中的功績,趁臧霸前來朝見之機奪了他的軍隊。臧霸此后長期居住在洛陽,失去了對青、徐地區的控制權。黃初五年(224年)、六年(225年),曹丕親自督軍兩次伐吳,發動廣陵戰役,但兩次均未與吳國軍隊正式交鋒。歷史學家田余慶認為,這兩次廣陵戰役皆非單純的攻吳軍事行動,而是為了解決青徐地區因剝奪豪霸兵權而出現的動亂,曹丕至廣陵炫耀兵力存有威懾青徐豪霸的用心,“曹丕在廣陵之役中最終解決了青徐豪霸控制一方的問題,增進了魏國的穩定,鞏固了北方的統一,可以說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稱說而又被人們忽略了的大事。“

    文化領域

    尊孔崇儒

    曹丕在位期間推崇儒學。黃初二年(221年)下詔褒揚孔子,命魯郡重修孔廟,以一百戶吏卒守衛,并在孔廟外修筑房屋讓儒家學者居住;封孔子后人孔羨為宗圣侯,食邑百戶。當時知名的儒家學者董遇、賈洪、邯鄲淳、薛夏、隗禧、蘇林、樂詳等人,也得到曹丕的禮遇。黃初三年,曹丕下詔給豫州刺史,要求地方官府禁止吏民前往當地的老子亭祭祀,理由是老聃雖是賢人,但不宜排在孔子之前,魯郡孔廟未成而祭祀老子不妥,應避免往來民眾將老子當成神明。魏明帝年間,大臣高柔上疏,贊揚曹丕在中央恢復了辟雍,在地方州郡重建了考試制度,使天下士子再次得到接受儒學教育的機會。

    恢復太學

    東漢設有太學,后因戰亂長期廢置。黃初五年(224年)四月,曹丕下詔在洛陽重設太學,以五經為主要教學內容,制定課試之法,設置春秋谷梁博士。有志于學業者,可由地方州郡負責送至太學就讀。在曹丕時代,洛陽太學有博士十余人,弟子數百人。

    編修皇覽

    曹丕喜好文學,稱帝后下詔集合學者編修了中國首部類書。該書的編修目的是便利曹丕查閱資料,故書名定為《皇覽》。參加編修工作的王象、劉劭、桓范等均是當時的知名文士。全書共收文章千余篇,皆從前代經、傳之中輯出,再分類編排。共編為四十余部,每部數十篇,共計八百余萬字。該書已散佚不存,但開創了中國類書編輯的傳統,為后世皇家主持編撰類書以保存典籍文獻有示范作用。

    文章標簽:
      曹丕,曹丕個人資料,曹丕簡介,曹丕圖片
    熱點推薦
    • 茅盾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桐鄉縣烏鎮,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中國現代作家、小說家、文學評論家......

    • 楊炯
      楊炯

      楊炯(650年-693年),字令明,世稱楊盈川,華陰(今屬陜西)人。唐代左光祿大夫楊初之曾孫,中國唐代詩人、官員、文學家。初唐四杰之一。 楊炯自幼聰明好學,博涉經傳,尤愛學詩詞。于高......

    • 司馬光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晚年自號“迂叟”,因家居涑水鄉,人稱“涑水先生”,世稱“司馬溫公”,人稱“真宰相”“司馬相公”。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中國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

    • 曹植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又稱陳思王,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國三國時期文學家,詩人,音樂家。......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造句 英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页网址免费观看18网站 |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一级毛片久久精品 | 久久久久在线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 一级免费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看 | 日本不卡一二三区 | 欧美亚洲在线 |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 91香蕉视频成人 | xxx国产老太婆视频 xxx欧美老熟 |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 亚洲另类视频 |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日本成年人视频网站 |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 欧美日韩在线播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看 |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蜜汁tv福利在线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了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星辰影视 |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a热6 | 91久久国产 | 深夜成人性视频免费看 |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 一级女人毛片 |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全部在线播放免费毛片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道 | 狼伊千合综网中文 | 亚洲欧洲一二三区机械有限公司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大片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