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里 蘇里](/d/file/renwu/3nulajf2u2j.jpg)
蘇里(1919年—2005年5月2日),原名夏傳堯,出生于安徽省當涂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1955年,與武兆堤聯合執導戰爭電影《平原游擊隊》 。1956年,獨立執導兒童電影《哥哥與妹妹》 。1958年,獨立執導劇情電影《紅孩子》,他憑借該片獲得第2屆金江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1959年,執導劇情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1960年,執導古裝電影《劉三姐》 。1966年,與袁乃晨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戰洪圖》 。1972年,與王炎聯合導演革命樣板戲影片《奇襲白虎團》 。1978年,與張健佑聯合執導劇情電影《嚴峻的歷程》 。198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點燃朝霞的人》上映 。1993年,應邀為洛陽電視臺拍攝6集電視片《浴血洛陽城》 。1996年,蘇里獲得吉林省文藝最高成就特別獎 。1999年2月2日,長春電影制片廠為蘇里與袁乃晨舉行“著名電影藝術家蘇里袁乃晨80華誕及從影50周年紀念座談會” 。2005年5月2日晚22時25分,蘇里逝世,享年86歲 。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29年,蘇里就讀于安徽省當涂縣第五小學。1931年8月,就讀于安徽省蕪湖高級農業職業中學。1935年,安徽當涂縣四合山蠶種制造場任技術助理員。1937年,參加八路軍。
1938年1月,在武漢國民革命軍48師暫留;4月,成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一大隊九隊學員,改名蘇里。8月,成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四大隊十隊學員。12月,成為抗大文工團團員,參加演出話劇《日出》等。
1939年7月15日,蘇里隨抗大總校到晉綏敵后一邊辦學一邊抗日。1945年,擔任東北軍政大軍戲劇隊長。1946年1月,擔任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副團長。
1947年,在四平攻堅戰中立大功一次,后擔任武漢軍政大學文工團副團長;同年,與武兆堤、吳茵共同創作歌劇《鋼骨鐵筋》。1948年,擔任東北文委戲劇委員。
1949年,調入中央文化管理局,后擔任東北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前身)導演;2月,在東北電影制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回到自己隊伍中來》中飾匪連長;7月,作為東北戲劇界代表,到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周恩來接見,決定調入電影界;12月,為文化部電影局東北電影制片廠演員。
1950年,在由伊琳、李恩杰聯合執導的劇情電影《保衛勝利果實》中擔任副導演并出演角色。1952年,在由呂班執導的劇情電影《六號門》中擔任副導演。1955年,在由嚴恭執導的劇情電影《祖國的花朵》中擔任副導演;同年,與武兆堤聯合執導戰爭電影《平原游擊隊》,該片由郭振清、方化合作主演。
1956年,獨立執導兒童電影《哥哥與妹妹》。1957年,與嚴恭聯合執導劇情電影《青春的腳步》。1958年,獨立執導劇情電影《紅孩子》,他憑借該片獲得第2屆金江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1959年,執導由李亞林、梁音、金迪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上集)。
1960年,執導古裝電影《劉三姐》;該片獲得第2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1963年2月,赴越南攝制中越合拍片《連枝的榕樹》;同年,與尹一青聯合執導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續集)。
1966年,與袁乃晨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戰洪圖》。1972年,與王炎聯合導演革命樣板戲影片《奇襲白虎團》。1975年,擔任第4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與張健佑聯合執導劇情電影《嚴峻的歷程》;10月11日,擔任中國工會第9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9年,擔任長春電影制片廠副廠長。1980年,執導劇情電影《春眠不覺曉》,影片講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某省農墾局長黎庶重新走馬上任后,到基層微服私訪的故事。198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點燃朝霞的人》上映;5月,從長影廠副廠長職位上離任。
1993年,應邀為洛陽電視臺拍攝6集電視片《浴血洛陽城》;同年,擔任吉林電視臺4集電視片《癡情》的顧問。1996年,蘇里獲得吉林省文藝最高成就特別獎。1999年2月2日,長春電影制片廠為蘇里與袁乃晨舉行“著名電影藝術家蘇里袁乃晨80華誕及從影50周年紀念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