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闊亭 雙闊亭](/d/file/renwu/i4e3lcghs1x.png)
雙闊亭,男,京劇老生。一作克庭,旗人。清朝末年的梨園三怪之一。 據說原來是清宮的掌禮生,后來下海當了京劇演員。掌禮生的差使就是在舉行祭祀儀式時負責高聲禮贊,所以雙處從小練就了一副寬厚宏亮的好嗓子。下海后,他在北京和上海都享謄一時,一般票友下海后都改用真名或藝名,而不再稱“某處”。只有雙處一直保留著他當票友時登臺唱戲的稱呼。
生平簡介
譚派唱腔在北京流行開來以后,雙處等人的傳統唱法就逐漸失去了優勢,于是他南下上海,1913年,梅蘭芳第一次來上海演出,與梅先生同臺演出的演員中就有雙處。那時,他的視力已很差。表演上受到很多限制。戲碼總排在前幾出。他的晚景很凄涼。聽說他的兒子、兒媳對他很不孝敬,至使他年逾古稀,雙目失明后還不得不在新世界的大京班中演唱,以維持生計。
盡管潦倒,但不少觀眾,尤其是內行專家對他的能戲之多和演唱藝術的精湛依然十分欣賞。他的嗓音到老不衰,且寬廣醇厚。當時的唱片公司錄制了他的許多唱腔。
他所擅長的《逍遙津》、《雪杯圓》、《浣紗記》、《魚腸劍》、《狀元譜》等戲均是孫派路數。但雙處不似孫菊仙那樣唱得奔放自由、不拘小節,而是工整嚴謹、循規蹈矩。《打金枝》、《金水橋》一類王帽戲,又儼然張二奎派的風范。
1887年9月23日,光緒十三年(丁亥)八月初七日,參加光緒十三年八月初七日恭王府堂會。
1918年2月21日,農歷戊午年正月十一日,丑時故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