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隅頑抗
負隅頑抗 (負隅頑抗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fù yú wán kàng,負隅頑抗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fù yú wán kàng
怎么讀
注音ㄈㄨˋ ㄩˊ ㄨㄢˊ ㄎㄤˋˊ
繁體負隅頑抗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例子最后牛元峰逃到鎮(zhèn)東頭的小寨里,指揮著一個多營負隅頑抗,死不投降。(徐海東《奠基禮》)
正音“隅”,不能讀作“ǒu”。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隅”,不能寫作“偶”。
辨析見“垂死掙扎”。
謎語角斗
近義詞負險固守
反義詞束手待斃、束手就擒
英語put up a stubborn resistance
俄語сопротивляться до концá
日語険要をたよりとしてかたくなに抵抗する
法語acculé à une colline(résister avec acharnement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
※ 成語負隅頑抗的拼音、負隅頑抗怎么讀由忙推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負隅頑抗)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價值連城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fā)生之前。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膽寒發(fā)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qū)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guī)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 | 戒慎畏懼貌。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xiàn)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