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
失之東隅 (失之東隅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東隅是中性詞。。。。
![失之東隅](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37408.png)
拼音讀音
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
怎么讀
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ˊ
繁體失之東隅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例子但是失之東隅,還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補牢,還未為晚。孫中山《黨員不可存心做官發財》
正音“隅”,不能讀作“ǒu”。
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與收之桑榆連用。
辨形“隅”,不能寫作“于”。
近義詞有失有得
反義詞得不償失
英語suffer a loss in one place
※ 成語失之東隅的拼音、失之東隅怎么讀由忙推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失之東隅)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有機可乘 |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可鉆。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