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震的成語
有關震的成語
有關震的成語共收錄3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震耳欲聾 |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
震撼人心 | 震:震動;撼:動搖。指某件事對人震動很大。 | |
威震天下 | 威:威勢或威望。震:震動。威勢或威望震動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蒙恬卻胡千里,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 |
醒聵震聾 | 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 陶曾佐《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美麗之舞臺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里。” |
沸天震地 | 形容聲音極其喧騰。 | 葉圣陶《一個朋友》:“那一對小新人面對面站著,在一陣沸天震地的拍手聲里,他們倆鞠上三個大躬。” |
龍威虎震 | 形容氣勢奔放雄壯。常形容書法筆勢的遒勁有力,靈活舒展。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梁鵠書,如龍威虎震,劍拔弩張。” |
名震一時 | 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 《新唐書 劉晏傳》:“號神童,名震一時。” |
響震失色 | 響:回聲;震:響雷。像聽到回聲或響雷一樣迅速變了臉色。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權以示群下,莫不震響失色。” |
震天撼地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
敲山震虎 | 見“敲山振虎”。 |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54回:“今天一見馬成龍等三人在此吃飯,俱是外鄉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個人給唬住。” |
出震繼離 | 謂帝王登基即位。 | |
震天動地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功高震主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
驚世震俗 | 見“驚世駭俗”。 | 宋·王安石《余姚縣海塘記》:“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為,而其所謂能者,務出奇為聲威,以驚世震俗。” |
功烈震主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宋·李覯《袁州州學記》:“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 |
震懾人心 | 震懾:震驚恐俱。使人們受到震動而害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任隗傳》:“竇憲秉權,專作威福,內外朝臣莫不震懾。” |
震古鑠今 | 震動古人,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偉大。 | 清·譚嗣同《仁學》四六:“美釋黑奴而封之……稱震古鑠今之仁政焉。” |
震撼寰宇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
天震地駭 |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 |
震主之威 | 威:威勢。使君主畏忌的威勢。 |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
震天駭地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晉書·孫楚傳》:“煙塵俱起,震天駭地。” |
震風陵雨 | 指疾風暴雨。 | 漢·揚雄《法言·吾子》:“震風陵雨,然后知夏屋之為帡幪也。” |
聲威大震 | 聲勢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 |
眩目震耳 | 眩:眼花,迷亂;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聲音巨大震耳欲聾。 | 巴金《旅途隨筆·游了佛國》:“有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到了那個地方就會‘眩目震耳,悖魄墮魂。’” |
轟天震地 | 轟:帶有巨大響聲的爆炸崩裂。形容聲威巨大。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只聽得城隍廟里火炮齊鳴,轟天震地。” |
震古爍今 | 爍:光亮的樣子。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非常偉大。 | 清 譚嗣同《仁學》:“稱震古爍今之仁政焉。” |
震聾發聵 |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 劉心武《寫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滿足這種要求的作品出現,形同震聾發聵,會引起強烈的反響。” |
撼天震地 |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殷天震地 | 殷:震動。震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 | 《明史·王家屏傳》:“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而獨未徹九閽。” |
震天鑠地 | 震:震動;鑠:照亮。震動和照亮大地。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或某一事件令人驚駭。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17節:“吾敢信卷土重來之機會,震天鑠地之奇觀,其決不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