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豪的成語
有關豪的成語
有關豪的成語共收錄47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綠林豪客 | 綠林:西漢王匡、王鳳為首的“綠林軍”。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 | 唐 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詩:“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
強取豪奪 |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這叫強取豪奪。’謝慶元嘶聲地說。”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于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豪情逸致 | 豪情:指興奮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閑脫俗的情趣。興奮豪放的情感和灑脫的情趣。 |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三話·上·戲樓舊聯》:“記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侖,豪情逸致,飄飄若仙。” |
豪奢放逸 | 奢:過分,過多;逸:安閑。氣魄特別豪放,不受任何拘束。 | 《魏書·曲陽侯素延傳》:“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遷上谷太守,后賜爵曲陽侯。” |
豪情壯志 | 豪邁的情懷;遠大的志向。 | 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兩鬢添霜,然而豪情壯志,更見堅強。” |
豪放不羈 | 羈:束縛。形容人性情豪邁直爽氣魄大而不受拘束。 | 《清史稿 文藝傳 侯方域》:“(方域)性豪邁不羈,為文有奇氣。” |
摧折豪強 | 摧:折斷。打擊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人。 | 《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摧折豪強,扶助貧弱。” |
綠林豪士 | 指綠林中本領出眾的人物。 | 陶成章《浙案紀略》上卷第四章第二節:“其同鄉許振鵬……去之寧波,由王金發介紹,因得入大嵐山,連結綠林豪士。” |
巧取豪奪 | 巧取:耍弄各種花招騙取;豪奪:仗勢強占。耍花招騙取;用強硬手段奪得。指用各種不正當的辦法奪取財物。 | 宋 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
元龍豪氣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
放潑撒豪 | 耍無賴,仗勢壓人。 | 克非《春潮急》三十:“決心放潑撒豪的李胡子,伸手抓下頭上的垮皮帽,在方桌上使勁一摜,沖著孟二胡子喊:‘出去!’” |
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 《逸周書 觀周》:“綿綿不絕,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將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
豪竹哀絲 | 指管弦樂。 | 宋·陸游《東津》詩:“打魚斫膾修故事,豪竹哀絲奉歡樂。” |
豪干暴取 | 謂恃強奪取。 | 明·何景明《內篇》:“治儲之事,散有聚無,士需將征,豪干暴取,兇不改斂,貧不減費,權利而府怨是難之也。” |
豪言空話 | 內容空洞的大話 | |
哀絲豪竹 | 絲、竹:弦樂、管樂的通稱;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樂器。形容管弦樂聲的悲壯動人。 | 唐 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 |
豪厘不伐,將用斧柯 |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 《史記 蘇秦列傳》:“《周書》曰:‘綿綿不絕,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將用斧柯,前慮不定,將有大患,將奈之何?’” |
英雄豪杰 | 指才能超眾或勇武超群的人。 |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蓋天下,四海揚名,英雄豪杰,莫不歸附。” |
土豪劣紳 | 舊社會農村中有錢有勢的地主、惡霸和品行惡劣的退職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強;劣紳:依勢欺人的惡霸地主和退職官僚。 | 《茅盾選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小市民痛恨貪官污吏,土豪劣紳。” |
豪言壯語 | 豪:豪邁;壯:雄壯。指言語豪邁雄壯。 | 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樂觀主義的豪言壯語,那么未必有大氣磅礴,感人極深。” |
女中豪杰 | 豪杰: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鐘情所歡,不以貧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
綠林豪杰 | 指綠林中出眾的人物。 | 清 李漁《玉搔頭 逼氛》:“有誰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兩個綠林豪杰率眾來歸,要助我力圖大事。” |
資藉豪富 | 資藉:家產。指家財產業極為富有。 | 《南史·到偽傳》:“偽資藉豪富,厚自奉養,供一身,一月十萬。” |
豪門貴宅 | 豪門:巨富權貴之家。指有權勢的富貴人家。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揀豪門貴宅之女,別為之求。” |
磊落豪橫 | 形容言辭明快而奔放自如。 | 清·趙翼《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其實《石鼓歌》等杰作,何嘗有一語奧澀,而磊落豪橫,自然挫籠萬有。” |
秋豪之末 |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 《莊子 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
豪取智籠 | 猶言巧取豪奪。 | 宋·陳亮《金元卿墓志銘》:“及其為家也,以儉勤自將,銖積寸累,迄用有成,而豪取智籠之術一切置不用,故無怨惡于人。” |
巧偷豪奪 | 詐取與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 | 宋·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
富室豪家 | 指富貴顯赫家族。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富室豪家,卻言道壓瘴猶嫌少。” |
人中豪杰 | 指才智勇力出眾的人。 | 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志沖牛斗,氣吐凌云。” |
巾幗豪杰 |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代指婦女。豪杰: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原來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無意中見著這位脂粉英雄,巾幗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
顧盼自豪 | 見“顧盼自雄”。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六回:“袁總統得此奇襲,未免顧盼自豪。” |
權豪勢要 | 有權力的豪門;有勢力的要人。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只隨朝小小的職名,被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緊的又有權豪勢要之家,三座衙門,把的水泄不通。” |
五陵豪氣 | 謂高門貴族的豪邁氣概。 | 元·無名氏《王粲登樓》第三折:“我怎肯與鳥獸同群,豺狼作伴,兒曹同輩,兀的不屈沉殺五陵豪氣。” |
豪奪巧取 | 豪奪:強搶;巧取:軟騙。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 宋 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
豪邁不羈 | 羈:束縛。形容人性情豪邁直爽,不受拘束 | 《清史稿·文藝傳·侯方域》:“(方域)性豪邁不羈,為文有奇氣。” |
豪邁不群 |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節而與周圍的人處不到一塊去。 | 《明史·莊杲傳》:“莊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邁不群,嗜古博學。” |
豪俠尚義 | 尚:崇尚。為人豪爽勇敢,崇尚義氣。 |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八章:“于同學中物識鄭士良號弼臣者,其為人豪俠尚義。” |
豪管哀弦 | 指管弦樂。 | 秦牧《藝海拾貝·變形》:“在紅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許多熱耳酸心、悲歡離合的故事。” |
豪杰英雄 | 指氣概、膽識、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杰英雄。” |
豪橫跋扈 | 跋扈:專橫暴戾。橫行兇暴,為非作歹,專橫暴虐。 | 唐·鄭處海《明皇雜錄·李遐周》:“祿山豪橫跋扈,遠近憂之,而上意未寤,一日遐周隱去,不知所之。” |
豪商巨賈 | 指大商人。 | 《宋史·食貨志下五》:“由是虛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賈。” |
豪厘之差,將致千里 | 豪:通“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差:差異;致:招引。指極其微小的差錯,最終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晉書·陶侃傳》:“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于內,事敗于外,豪厘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寒,侵逼無限也。” |
豪門巨室 | 豪門:權貴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貴之家。 | 《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取戚豪門子弟。”《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 |
豪門貴胄 | 指權們貴族的子孫。 | 梁啟超《新羅馬 黨獄》:“況且你們那豪門貴胄做官讀書的上等人物,個個都做了我家吮癰舐痔一呼百諾的孝順孫兒。” |
詐取豪奪 | 用欺騙的手段或武力奪取。 | 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飯問題還不知道著落在何處,脅肩諂笑是不屑,詐取豪奪又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