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株的成語
有關株的成語
有關株的成語共收錄21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守株待兔 |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td> |
枯株朽木 | 比喻無用的人或物。 | 宋 陳亮《又癸卯秋書》:“如亮已為枯株朽木,與一世并無所關涉,惟于秘書,不敢不致其區區耳?!?/td> |
枯木朽株 | 朽:腐爛。株:露出地面的樹樁??菪嗟臉淠尽1扔骼先鯚o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 漢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td> |
待兔守株 |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
株連蔓引 | 指廣泛株連。 | 《明史 奸臣傳 胡惟庸》:“帝發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及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云?!?/td> |
根株附麗 | 比喻依附權勢。 | 明·唐順之《與周約庵中丞論項守》:“又自羅翁當國,為縉紳所輻輳,而永嘉之人根株附麗,攫美官鼓聲勢者尤眾?!?/td> |
盤木朽株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 《后漢書 循史傳 孟嘗》:“盤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眾之所貴?!?/td> |
根連株拔 | 連根拔除。 |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嚴嵩》:“傳聞二處所抄不及十四五,蓋行賂于權要者十二三,頓寄于親戚者十三四,郿塢久營,兔窟多術,安能根連株拔,風翦霆滅?!?/td> |
朽株枯木 | 同“枯木朽株”。 | 宋·陸游《忽得京書有感》詩:“白發蒼顏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td> |
守株緣木 | 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
蔓引株求 | 順著蔓尋根。比喻一網打盡。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逮社》:“奉命今將逆黨搜,須得你蔓引株求。” |
根連株逮 | 猶株連。 | 《元典章·刑部二·系獄》:“小有詞訴,根連株逮,動至什伯,系累滿途,囹圄成市?!?/td> |
削株掘根 | 株:露出地面的的樹樁。形容徹底鏟除。也比喻除惡務盡。 | 《戰國策·秦策一》:“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td> |
枯枿朽株 |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氣沉沉。 | 明·胡應麟《詩藪·近體》:“自宋以來,學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無復生意?!?/td> |
槃木朽株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循吏傳·孟嘗》:“槃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td> |
蔓引株連 | 蔓:蔓生植物的根莖。順著蔓尋根。比喻一網打盡。 | 清·陶貞懷《天雨花》第八回:“御史等體上天好生之德,也不須蔓引株連了。” |
根株牽連 | 謂一方有禍,另一方如同根與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牽累。 | 《新唐書·李德裕傳贊》:“身為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示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寧明有未哲歟?” |
蟠木朽株 | 株:樹根。盤曲之木,朽爛的根。比喻無用之材。 | 唐·駱賓王《上李少常伯啟》:“賓王蟠木朽株,散欐賤質,墻面難用,灰心易寒。” |
粗株大葉 | 粗:粗疏,粗略。原比喻簡略或概括?,F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認真細致。 | 明·文征明《題沈石田臨王叔明小景》:“小景至四十外始拓為大幅,粗株大葉,草草而成?!?/td> |
根株結盤 | 樹木的根與干盤曲相結。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 《宋史·奸臣傳二·蔡京》:“患失之心無所不至,根株結盤,牢不可脫?!?/td> |
朽木枯株 | 株:樹根。朽爛的樹根,枯干的樹木。比喻老朽無能之輩。 | 明·康?!吨猩嚼恰返谌郏骸鞍车滥偛挠駱?,卻元是朽木枯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