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緇的成語
有關緇的成語
有關緇的成語共收錄9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磨了以后不變薄,染了以后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
磨不磷,涅不緇 |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8回:“孰知鐵中玉正以持己,禮以潔身,聞臣言怒以為污辱,竟不俟駕而行。其磨不磷,涅不緇,豪杰之士也。” |
涅而不緇 |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
披緇削發 | 緇:黑色僧衣。剃去頭發披上僧衣。指出家為僧尼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何不舍離愛欲,披緇削發,就此出家。” |
不磷不緇 |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 語出《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
剪發披緇 | 亦作“剪發被褐”。削發,身著僧尼服裝。謂出家為僧尼。 | 唐·蔣防《霍小玉傳》:“妾便舍棄人事,剪發披緇,夙昔之愿。” |
素衣化緇 | 緇:黑衣。因灰塵污染,白衣變成了黑衣。形容灰塵極多。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衣服類》:“故質改化,曰:素衣化緇。” |
削發披緇 | 剃去頭發,身著黑衣。表示出家。 | 明·周楫《西湖二集·黨阇黎一念錯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發披緇,便是釋牟尼佛。” |
一塵不緇 | 猶一塵不染。 | 明·宋濂《貞白堂記》:“堂下種梅花數樹,當霜雪嚴沍之際,眾芳搖落,而是花獨翹然,散而為春妍冰玉,其葩一塵不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