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甑的成語
有關甑的成語
有關甑的成語共收錄7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甑生塵 | 甑:炊具。甑里積了灰塵。形容生活貧困,斷炊已久。 | 宋·陸游《連陰欲雪排悶》:“先生經旬甑生塵?!?/td> |
甑塵釜魚 | 甑里積了灰塵,鍋里生了蠹魚。形容窮困斷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獨行傳 范冉》:“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莢蕪。” |
魚釜塵甑 | 指貧窮的無糧可炊。 |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范冉)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廕。如此十馀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td> |
破甑生塵 | 甑:蒸食器。食器破爛且積滿塵土。形容生活極為窮困。 | 明·無名氏《鳴鳳記·林公避兵》:“那時呵,餐風宿水鄉,恐破甑生塵愁范丹。” |
墮甑不顧 |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 《后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
釜魚甑塵 | 釜中生魚,甑中生塵,比喻生活清貧。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一旦以輜重被訐于監司,夫以巡方而黷貨,又何問下吏之操守,釜魚甑塵之風,空谷于天下矣?!?/td> |
破甑不顧 |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 《后漢書 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