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誡的成語
有關誡的成語
有關誡的成語共收錄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諄諄告誡 | 懇切、耐心地勸告、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 宋 費袞《梁溪漫志 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諄諄誥誡 | 見“諄諄告戒”。 |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云南護國起義》:“各省長官,皆能力保治安,軍人尤深明大義,均任守衛(wèi)地方之責,務望各以愛國勤勉,恪盡厥職,用副予視民如傷,諄諄誥誡之至意。此令。” |
小懲大誡 | 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 《周易 系辭下》:“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
斷織之誡 |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yè)的兒子。后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
誡莫若豫 | 誡:警戒;豫:通“預”,預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備。 | 《國語·晉語一》:“誡莫若豫,豫而后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