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顫的成語
有關(guān)顫的成語
有關(guān)顫的成語共收錄11個(gè)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骨顫肉驚 | 顫:發(fā)抖。形容驚恐萬狀。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
膽顫心驚 | 顫:發(fā)抖。形容害怕到了極點(diǎn)。 | 元 施惠《幽閨記 士女隨遷》:“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
心顫魂飛 | 顫:顫動(dòng),發(fā)抖。心顫抖,魂飛散。形容驚恐不安。 | 蘇雪林《玉溪詩迷·附錄》:“是心顫魂飛時(shí)的言語,是腸回蕩氣時(shí)的哀音。” |
肉顫心驚 | 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 《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
魂飛膽顫 | 同“魂飛魄散”。 |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虛,忽然見床下鉆出一個(gè)披頭黑鬼來,二人驚得毛骨悚然,魂飛膽顫,大叫有鬼,戒尺亂打。” |
膽顫心寒 | 顫:顫抖;寒:憂懼,戰(zhàn)栗。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6回:“半空中一聲霹靂,只震得三妖膽顫心寒。” |
心驚膽顫 | 見“心驚膽戰(zhàn)”。 | 《秦并六國平話》上卷:“城前發(fā)喊,驚得趙王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jì)。” |
魂驚膽顫 | 形容驚恐萬分。 |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33回:“薛舉一枝畫戟神出鬼沒,若舞梨花,遍身解數(shù)。官軍看了,個(gè)個(gè)魂驚膽顫。” |
膽驚心顫 | 驚:驚懼,害怕;顫:發(fā)抖。形容非常害怕。 | 金·王吉昌《永遇樂》詞:“知?jiǎng)備h,百魔剿退,膽驚心顫。” |
顫顫巍巍 | 震顫而動(dòng)作不準(zhǔn)確的樣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3回:“賈母扶著小丫頭,顫顫巍巍站起來,答應(yīng)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 |
花枝招顫 |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 《水滸后傳》第四回:“馮舍人見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覷,花枝招顫,態(tài)度輕盈,魂不附體,倒身便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