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峻的成語
有關峻的成語
有關峻的成語共收錄2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崇山峻嶺 |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險的山嶺。也作“高山峻嶺”。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高風峻節 | 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后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于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
高山峻嶺 |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六回:“眾人打一看時,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只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 |
叢山峻嶺 | 無數高大險峻的山嶺。 |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在礦井里》:“煤礦的空中索道,越過了叢山峻嶺。” |
雕墻峻宇 | 同“峻宇雕墻”。 | 《周書·武帝紀下》:“非直雕墻峻宇,深戒前王,而締構弘敞,有逾清廟。” |
風骨峭峻 |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 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
峻宇雕墻 | 高大的屋宇和彩繪的墻壁。形容居處豪華奢侈。 | 《書 五子之歌》:“內作色荒,處作禽荒,甘灑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
峻阪鹽車 | 比喻能人老邁,難負重任。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
重山峻嶺 | 連綿起伏的高山。 | 《宣和畫譜·趙令穰》:“使周覽江、浙、荊、湘重山峻嶺,江湘溪澗之勝麗,以為筆端之助,則亦不減晉宋流輩。” |
砥廉峻隅 | 經過磨礪,使棱角更加分明。 | 明·唐順之《方硯銘》:“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頑也。” |
清風峻節 |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 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為一時所畏。” |
內峻外和 |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 清·昭梿《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泰、華、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于青云上。” |
嚴刑峻制 | 猶言嚴刑峻法。 | 晉·陸機《豪士賦》:“懼萬民之有服,則嚴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 |
崢嶸軒峻 | 崢嶸:特出。軒:高。形容氣象宏偉,氣派很大。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大門外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 |
峻宇彫墻 | 高大的屋宇和彩繪的墻壁。形容居處豪華奢侈。 | |
行峻言厲 | 行:行為;峻:嚴厲。行為和言語都十分嚴厲。 | 唐·韓愈《答尉遲生書》:“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
隆刑峻法 | 刑法重而嚴。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統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 |
深文峻法 | 猶言嚴刑峻法。 | 《北齊書·李維廉傳》:“顯祖嘗召見,問以治方,語及政刑寬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為非,帝意不悅。” |
業峻鴻績 | 功業高,成績大。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峻鴻績,九序惟歌,勛德彌縟。”周振甫注:“業峻鴻績:即業峻績鴻,功業高,成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