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陸的成語
有關(guān)陸的成語
有關(guān)陸的成語共收錄16個(gè)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干鮮水陸 | 干:干菜果品;鮮:新鮮水果蔬菜等;水:水產(chǎn);陸:陸產(chǎn)。各種山珍海味干鮮瓜果都有。形容宴席豐饒。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那四十個(gè)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鮮水陸的酒饌果菜。” |
陸陸續(xù)續(xù) | 指有先有后,時(shí)斷時(shí)續(xù)。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自一炮以至三十七炮,內(nèi)中雖陸陸續(xù)續(xù),并未十分間斷;此時(shí)忽停多時(shí),這是何意?” |
斑駁陸離 | 斑駁: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其它顏色;顯得花花搭搭的;陸離:參差不一的樣子。形容顏色雜亂不一的樣子。 | 戰(zhàn)國 楚 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駁陸離其上下。” |
陸離光怪 | 形容現(xiàn)象奇異,色彩繁雜 |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七回:“見船上扎著無數(shù)五色的彩球,夾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 |
陸離斑駁 | 形容色彩絢麗燦爛 | 清 梁廷柟《曲話》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義,通其義而肆言之,陸離斑駁,不可名狀。” |
班駁陸離 | 形容色彩雜沓。 | 參見“斑駁陸離”。 |
水陸俱備 | 水陸:指水上和陸地上出產(chǎn)的山珍海味。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肴豐盛。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當(dāng)日王都尉府準(zhǔn)備筵宴,水陸俱備。” |
神州陸沉 | 神州:指中國;陸沉:陸地?zé)o水而沉。中國大陸沉淪。比喻領(lǐng)土被敵人侵占。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虛,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 |
水陸雜陳 | 形容菜肴豐富。 |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乃并列兩幾,水陸雜陳,各序齒環(huán)公子而坐。” |
水陸畢陳 | 水陸:指水陸所產(chǎn)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肴豐富。 | 《晉書 石崇傳》:“絲竹盡當(dāng)時(shí)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 |
光彩陸離 | 色采斑斕錯(cuò)雜。 | 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橋東錄》:“龕上供千手眼大士像,二臂合掌,馀擎蓮花、火輪、劍、杵、簡、槊并日月輪、火焰之屬,身著袈,金碧錯(cuò)雜,光彩陸離。” |
陸海潘江 | 比喻文才很大。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余常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
陸詟水栗 | 謂聲威遠(yuǎn)播,四方畏服。 | 東漢·班固《東都賦》:“陸詟水栗。” |
潘江陸海 |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陸(陸機(jī))才如海,潘(潘岳)才如江。”后遂以“潘江陸海”形容人詩文方面的才華橫溢。 |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陸(陸機(jī))才如海,潘(潘岳)才如江。” |
推舟于陸 | 推船在陸地上行,比喻勞而無功。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天運(yùn)》:“今蘄行周于魯,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 |
潘陸江海 | 陸:晉代詩人陸機(jī);潘:晉代詩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 | 唐·陳子良《辨正論序》:“郁郁閑縟錦之文,飄飄竦陵之氣,班賈金玉,未可同年,潘陸江海,寧堪方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