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孽的成語
有關孽的成語
有關孽的成語共收錄2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罪孽深重 | 孽:惡事;罪過。罪惡極重。也作“罪惡深重”。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 流賊》:“上以其罪惡深重,非他盜比,磔于西市。” |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情天孽海 | 孽:罪惡。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淵。舊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 |
遺孽余烈 | 指遺留下來的殘余勢力。 | 宋 蘇轍《唐論》:“高帝(漢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遺孽余烈,至于文景,而為淮南、濟北、吳、楚之亂。” |
孤臣孽子 |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朱熹集注:“孤臣,遠臣;孽子,庶子。” |
孽海情天 | 孽:罪孽。罪孽的淵海,情欲的天國。指青年男女深溺于愛情造下的罪孽境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上面橫書著四個大字‘孽海情天’。” |
孽障種子 | 舊時長輩責罵不肖子弟的話。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我老年不幸,把兒子、媳婦都亡化了,丟下這個孽障種子,還不曾娶得一個孫媳婦,今年已十八歲了。” |
自作之孽 |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44章:“與賣國者言救國,與毀法者言護法……盡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與彼談判!” |
無名孽火 | 名:稱呼;孽:邪。說不出的邪火。指極大的怒氣。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無名孽火,從腳跟下直透頂門,只得礙著眾親友不好動粗。” |
自作孽,不可活 |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不脫的。 |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
天災地孽 | 災:災禍;孽:災殃。天地間所發生的災害和變異 | 《隋書·高祖紀》:“天災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鉗口,道路以目。” |
殘渣余孽 | 殘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壞人。殘存的壞人和惡勢力。比喻在消滅或淘汰過程中剩下來的壞人。 | 《歷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隸主殘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陽,故而南陽之俗是‘夸奢、上氣力、為商賈’,成為一個‘難制御’的地方。” |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黑風孽海 | 喻環境、遭遇的險惡。 | 清·珠泉居士《雪鴻小記》:“噫,黑風孽海,飄泊多矣!瓏(王瓏)以稚齒韶顏,獨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 |
孽子孤臣 | 被疏遠、孤立的臣子與失寵的庶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夫節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 |
孽根禍胎 | 災禍的根源。舊指壞的兒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殘渣馀孽 | 比喻在消滅或淘汰過程中殘存下來的壞人。孽,邪惡的東西。 | 《歷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隸主殘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陽,故而南陽之俗是‘夸奢、上氣力、為商賈’(《漢書 地理志》),成為一個‘難制御’的地方。” |
興妖作孽 |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為非做歹。 | 明 瞿佑《剪燈新話 永州野廟記》:“此物在世已久,興妖作孽,無與為比。” |
遺孽馀烈 | 指遺留下來的殘馀勢力。 | |
風流冤孽 | 男女風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因近來風流冤孽,纏綿于此處,是以前來訪察機會,布散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