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鉛的成語
有關鉛的成語
有關鉛的成語共收錄12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駑馬鉛刀 | 鉛刀:鉛質的刀。蹩腳的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 《后漢書·隗囂傳》:“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鉛刀,不可強扶。” |
左鉛右槧 | 書寫工具不離左右。意謂不停地寫作。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書人左鉛右槧,舌敝唇焦。” |
懷鉛握槧 | 見“懷鉛提槧”。 | 唐·劉知畿《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懷鉛握槧之客,何嘗不征求異說,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傳諸不朽。” |
懷鉛提槧 | 懷:懷藏;鉛:鉛粉;提:手里拿著;槧:古代書寫用的木片。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三卷:“楊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
鉛刀一割 | 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東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 | 《后漢書·班超傳》:“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呼?” |
磨鉛策蹇 | 磨鈍刀,鞭蹇驢。比喻勉力而為。 | 唐·白居易《與陳給事書》:“可與進也,乞諸一言,小子則磨鉛策蹇,騁力于進取矣。” |
抱槧懷鉛 | 鉛,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指勤于寫作、校勘。同“握鉛抱槧” | 宋 沈遵《謝兩府三啟》:“然且抱槧懷鉛,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橐,上下乎太微之廷。” |
握鉛抱槧 | 鉛,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后遂以之為勤于寫作、校勘的典故。 | 語出《西京雜記》卷三:“揚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
握素懷鉛 | 猶言握鉛抱槧。 | 《北史·儒林傳序》:“握素懷鉛,重席解頤之士,間出于朝廷。” |
丹鉛甲乙 | 見“丹黃甲乙”。 | 清·戴名世《<陳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憫之,取一代之文,丹鉛甲乙,辨其黑白。” |
懷鉛握素 | 鉛:石墨筆。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便宜選陳農之才,采河間之闕,懷鉛握素,汗簡殺青。” |
握槧懷鉛 | 槧:古代書寫的木板;鉛:鉛粉筆。拿著木板,帶著鉛粉筆。指寫作或校勘。 | 唐·史承節《后漢大司農鄭公之碑》:“今故尋源討本,握槧懷鉛,兼疏本傳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