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娛的成語
有關娛的成語
有關娛的成語共收錄14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戲彩娛親 | 比喻孝養父母。 | 《藝文類聚 孝引列女傳》:“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學瓊林 卷二 祖孫父子類》:“戲彩娛親,老萊子之孝。” |
歡娛嫌夜短 | 嫌:不滿。歡樂的時光過得快。 | 明·羅貫中《風云會》第三折:“須不是歡娛嫌夜短,早難道寂寞恨更長。” |
彩衣娛親 |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 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 |
娛妻弄子 | 和妻子兒女玩樂。 | 《西游補》第九回:“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 |
怡然自娛 |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 元·湯式《一枝花·題云巢》套曲:“怡然自娛,恬然自足,再不從龍化甘雨。” |
老萊娛親 | 表示孝順父母。 | 西漢 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 |
聊以自娛 | 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娛樂寬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南越列傳》:“老臣妾竊帝號,聊以自娛,豈敢以聞天王哉!” |
動心娛目 | 動心:為外物誘惑而感情波動;娛:快樂。打動人心并使人快樂。 | 宋·陳亮《跋朱晦庵送寫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間可動心娛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將浼我者。” |
悅目娛心 | 使眼睛高興,使心里快樂。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樂。 | 宋·張舜民《與石司理書》:“大凡人見悅目娛心之物固所喜。” |
適心娛目 | 猶言喜心悅目。 | 清·周亮工《書影》第十卷:“予謂名人適心娛目,偶一為之,亦復何損。” |
娛心悅耳 | 娛、悅: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暢。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直取其清淡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 |
逍遙自娛 | 謂無拘無束,自得其樂。 | 唐·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池臺琴酒,逍遙自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
娛心悅目 | 娛、悅: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暢。 | 秦·李斯《諫逐客書》:“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直取其清淡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 |
悅心娛目 | 悅:愉快,喜悅。使眼睛感到舒適,使心情感到歡娛。指看見美好的事物感到身心愉快。 | 清·鄭燮《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書》:“吾弟為文,須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輩之美詞.令人悅心娛目,自爾利科名,厚福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