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磬的成語
有關磬的成語
有關磬的成語共收錄9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磬竹難書 |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磬石之固 | 比喻不可動搖。 | |
朱弦玉磬 | 弦:樂器上的絲弦;磬:古代一種打擊樂器。指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優美音樂。 | 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楊少尹贈答兼命繼聲》詩:“兩首新詩百字余,朱弦玉磬韻難如。” |
磬筆難書 | 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罄”。《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懸磬之居 | 磬:石制樂器。屋里就像掛著石磬一樣。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 | 三國·魏·應璩《與韋仲將書》:“夫以原憲懸磬之居,而值皇天無已之雨,薪芻既盡,谷亦傾匱。” |
室如懸磬 | 懸:掛;磬:樂器,中空。屋里就象掛著石磬一樣。形容窮得什么也沒有。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
笙磬同音 | 比喻人事協調,關系和睦。 | 《詩經 小雅 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
簪筆磬折 | 簪:插戴。古代插筆備禮,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鐘響磬鳴 | 鐘、磬:古代樂器。比喻事物內部之間存在的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