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建的成語
有關(guān)建的成語
有關(guān)建的成語共收錄11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jì)》:“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td>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yōu)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yōu)秀的人才。 |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td> |
破竹建瓴 | 勢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所向無敵。 | 清·魏源《圣武記》第七卷:“由昔嶺中峰直抵葛爾崖,實有破竹建瓴之勢?!?/td> |
建功立業(yè) | 建:建立;功:功勛;業(yè):事業(yè)。建立功勛和事業(yè)。 | 宋 蘇軾《應(yīng)制舉上兩制書》:“古之圣賢建功立業(yè)、興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td> |
左建外易 | 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谓⑼?quán),變革法度。 | 《史記·商君列傳》:“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馬貞索隱:“左建,謂以左道建立威權(quán)也;外易,謂在外革易君命也?!蓖醪樽ⅲ骸白笾^失正,外謂失中,故事乖常理叫‘左道’,也叫‘外道’。 |
運籌建策 | 同“運籌決策”。 | 《隋書·李德林傳》:“運籌建策,通幽達(dá)冥,從命者獲安,違命者悉禍?!?/td> |
屋上建瓴 | 建:傾倒。瓴:容水器。從屋頂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臨下的有利形勢。亦作“高屋建瓴”。 | 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使楚人開關(guān)而延敵,材官駒發(fā),突騎云縱,真若屋上建瓴水也。” |
建瓴高屋 | 同“高屋建瓴”。 | 南朝·梁·簡文帝《彈棋譜序》:“觀兵棋之式道,上異則博藝穹天,赴下則建瓴高屋?!?/td> |
懸鼗建鐸 | 語本《淮南子·泛論訓(xùn)》:“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鼗,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鼗?!币蛞浴皯邑唤ㄨI”指聽取臣民意見。 | 語出《淮南子·泛論訓(xùn)》:“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鼗,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鼗?!?/td> |
建功立事 | 猶“建功立業(yè)”。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唐·林蘊《上宰相元衡弘靖書》:“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td> |
懸鞀建鐸 | 指聽取臣民意見。 | 語出《淮南子 氾論訓(xùn)》:“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