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仆的成語
有關仆的成語
有關仆的成語共收錄1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唐 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后踣。” |
前仆后起 | 仆:向前跌倒。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清·黃遵憲《近世愛國志士歌》:“黨獄橫興,株連甚眾,而有志之士,前仆后起。” |
風塵仆仆 |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 |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風塵仆仆,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
仆仆亟拜 | 一再作揖行禮。語出《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 語出《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
前仆后踣 | 見“前仆后繼”。 | 唐·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后踣。” |
仆仆風塵 | 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 《太平天國 天情道理書》:“去國立鄉,拋妻棄子,數年之間,仆仆風塵,幾經勞瘁。” |
難更仆數 |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也數不過來。 |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 |
仆仆道途 |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勞頓。 |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報月一陳核,則仆仆道途,不勝其苦矣。” |
更難仆數 | 見“更仆難數”。 | 《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 |
更仆難數 |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也數不過來。 |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 |
仆旗息鼓 | 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比喻無聲無息地停止運動。 | 《新唐書·南蠻傳》:“會蠻踵來,還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
顛仆流離 | 同“顛沛流離”。 |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饒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顛仆流離道上。” |
更仆難盡 | 同“更仆難數”。 | 梁啟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學說》上篇:“如奈端因蘋實墜地而悟吸力之理;瓦特因沸水蒸騰而悟汽機之理;如此類者,更仆難盡。” |
更仆難終 | 同“更仆難數”。 |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凡此之類,更仆難終。” |
偃旗仆鼓 | 見“偃旗息鼓”。 | 宋·蘇洵《權書·法制》:“偃旗仆鼓,寂若無氣,嚴戢兵士,敢嘩者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