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擲的成語
有關擲的成語
有關擲的成語共收錄2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孤注一擲 |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 宋 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
一擲巨萬 | 擲:投,扔。形容揮霍無度。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到得有錢時節,揮金買笑,一擲巨萬。” |
一擲千金 | 原指賭徒拿千金當作一注投擲;借以形容揮霍無度。 | 唐 吳象之《少年行》:“一擲千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
擲果盈車 | 盈:充滿。比喻女子對美男子的愛慕。 | 明·梅鼎祚《玉合記·炯約》:“其人如玉,空教擲果盈車,當此春景融和,不奈鄉心迢遞。” |
擲地金聲 | 金:鐘罄之類的樂器。比喻文章詞藻優美。 |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千金一擲 | 形容生活奢侈,用錢沒有節制。 | 唐 李白《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詩:“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 |
擲地賦聲 | 見“擲地金聲”。 | 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
擲地作金石聲 |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聲調鏗鏘。 | 《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鰲擲鯨呿 | 見“鰲擲鯨吞”。 | 清·宋犖《漫堂說詩》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負,韓之鰲擲鯨呿,尚有所未逮。” |
擲果潘安 | 舊時比喻為女子所愛慕的美男子。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
擲果潘郎 | 見“擲果潘安”。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
擲地有聲 |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鰲擲鯨吞 | 比喻文辭氣勢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鰲擲鯨呿”。 |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龍浮馬負之圖,已曾抉奧運會;鰲擲鯨吞之句,無不深研。” |
一擲百萬 | 指用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 《晉書·何無忌傳》:“劉毅家無儋石之儲,樗蒱一擲百萬。” |
一擲乾坤 | 指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 | 語出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
龍拏虎擲 | 猶言龍爭虎斗。 | 宋·喻汝礪《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填胸胄。” |
金聲擲地 | 謂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鏗鏘有力。 | 《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擲杖成龍 |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事見《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后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 |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 |
虎擲龍拿 | 擲:掙扎跳躍。指龍虎互相爭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 金 元好問《楚漢戰處》詩:“虎擲龍拿不兩存,當年曾此賭乾坤。” |
賭彩一擲 | 猶言孤注一擲。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喻子才謂元鎮曰:‘相公此舉,有萬全之策乎?亦賭彩一擲也。’” |
虛擲光陰 | 虛擲:白白地扔掉。把時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虛度歲月。 |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您有這般智力,當此亂離之世,不從事弓刀間立著功名,取那富貴,怎不枉了一生?虛擲光陰,真是可惜!” |
龍騰虎擲 | 同“龍騰虎蹴”。 | 清·夏清貽《何日醒·東三省》:“戰鼓三撾,龍騰虎擲挪。” |
擲地之材 | 指能寫出文辭優美、聲調鏗鏘的好文章的人才。 |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并序》:“慚非擲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
一擲干坤 | 謂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語本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 |
擲鼠忌器 | 猶言投鼠忌器。 |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赍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裴松之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班與匡書云:‘《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