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寬的成語
有關寬的成語
有關寬的成語共收錄33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外寬內明 | 謂外表寬宏而內心明察。 | 東漢·班固《漢書·黃霸傳》:“霸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
外寬內深 | 謂外貌寬厚而實則城府很深。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弘為人意忌,外寬內深。諸嘗與弘有卻者,雖詳與善,陰報其禍。” |
寬宏大量 | 寬宏:度量大。形容心胸開闊;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寬洪大量”。 | 元 無名氏《魚樵記》第三折:“我則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來那相公寬宏大量。” |
天寬地窄 | 窄:狹小。形容天下難以容身。 |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只為他財散人離,閃的我天寬地窄,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有會巧言令色。” |
寬心丸 | 寬慰別人的話 | 浩然《艷陽天》第107章:“馬老四連連擺手說:‘你別給我寬心丸吃了。’” |
寬猛并濟 | 見“寬猛相濟”。 |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第六卷:“入闈后,巨細躬親,寬猛并濟,諸事秩然。” |
寬懷大度 | 胸懷寬闊,度量大。 | 郭澄清《大刀記》第五章:“他怎能不對主子的‘寬懷大度’感激涕零?” |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 坦白:無隱瞞。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會得到嚴肅處理。 | 毛澤東《關于“三反”“五反”的斗爭》:“多數從寬,少數從嚴;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
外寬內忌 | 謂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楊戲傳》:“維外寬內忌,意不能堪。軍還,有司承旨奏戲,免為庶人。” |
寬豁大度 | 胸懷寬闊,度量大。 | 水運憲《禍起蕭墻》七:“他們總算保持住了寬豁大度的神態。” |
寬猛相濟 | 指政治措施要寬和嚴互相補充。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
事寬則圓 | 遇到事情只要從容對待,就能圓滿解決。款:寬緩。同“事款則圓”。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聞達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難取他,只是攻擊得緊,他必死命相拒。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清·羅澤南《與蔣瀛海書》:“取古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調和其血氣。” |
寬洪海量 | 同“寬宏大量”。 | 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主人家寬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簾邀皓月,再誰想開宴出紅妝。” |
衣寬帶松 | 形容人消瘦。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長漏永,一聲聲衣寬帶松。別恨離愁,變成一弄。” |
寬以待人 |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
寬宏大度 | 指待人寬厚,度量大。 | 宋 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 安中令大度》:“中令寬宏大度,不妄喜怒。” |
事寬即圓 | 見“事款則圓”。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難回,所以躊躇延捱……事寬即圓,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
急處從寬 |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
從寬發落 | 發落:發放;放過。寬大處理;輕予放過。 | 明 李贄《與周友山書》:“想仲尼不為己甚,諸公遵守孔門家法,決知從寬發落,許其改過自新無疑。” |
心寬體胖 | 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后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
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寬大為懷 | 寬大:對人寬宏大量;懷:胸懷。對別人抱有寬大的胸懷。 |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第71章:“我們最好是寬大為懷,不為己甚。” |
寬洪大量 | 見“寬宏大量”。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丞相寬洪大量,何所不容。” |
寬仁大度 | 大度:氣量大,能容人。為人寬厚,心胸豁達。 | 漢·班固《漢書·高帝記》:“寬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
弘毅寬厚 | 弘毅:意志堅強,志向遠大。志向遠大而待人寬大厚道。 | 《三國志·蜀志·先主(劉備)傳評》:“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
拔了蘿卜地皮寬 |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1回:“拔了蘿卜地皮寬,交他去了,省的他在這里跑兔子一般。” |
心寬體肥 | 指人心胸開闊,身體舒泰。后指心情愉快安逸,因而身體發胖。 | 明·孫仁孺《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待雄飛海內應天幾,縱饑寒心寬體肥。” |
寬嚴得體 | 得體:合乎分寸。寬厚和嚴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9回:“眾將見绤彀寬嚴得體,無不悅服。” |
寬洪大度 | 見“寬宏大度”。 |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寬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喚幾個來唱于俺聽,學士休聽便了。” |
寬打窄用 | 瞀打得寬裕一些,用起來節省一些。比喻作計劃要留有余地。 | 嚴明禮《我的母親》:“出門在外,窮家富路,把這些錢帶在身邊,留給你寬打窄用。” |
嚴于責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憶鄧拓·鄧拓和人民日報》:“老鄧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主動承擔責任,不使別的同志感到壓力。” |
寬備窄用 | 作計劃要寬裕一些,用起來節省一些。比喻作計劃要留有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