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枚的成語
有關枚的成語
有關枚的成語共收錄1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不勝枚舉 | 勝:盡;枚:個。無法一個一個全部列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很多。 |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而宋人撰述不見于志者,又復不勝枚舉?!?/td> |
不可枚舉 | 枚舉:一一列舉。無法一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 | 元 王惲《秋澗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論,卓異特達之舉,固不可枚舉。” |
猜枚行令 | 猜枚:一種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目等?,F亦指劃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時行酒令。 |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來了也,有酒拿來我先打三鐘,然后猜枚行令耍子?!?/td> |
馬工枚速 | 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枚皋傳》:“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于皋?!?/td> |
不遑枚舉 | 猶不勝枚舉。 | 梁啟超《噶蘇士傳》第四節:“凡一切開民智增公益之事,無不盡力,設民會以通聲氣,立高等學校以養人材……凡茲文明之事業,不遑枚舉?!?/td> |
鉗馬銜枚 | 鉗馬:夾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軍時防止喧嘩鉗馬口,人銜枚。 |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虜議》:“宜選敢悍數千,騖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td> |
銜枚疾走 | 銜:用嘴含;枚:像筷子的東西,兩頭有帶,可系于頸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軍。 | 宋 歐陽修《秋聲賦》:“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td> |
馬遲枚疾 | 見“馬工枚速”。 | 清·陳祖范《寄沈歸愚》詩:“鶴怨猿驚懷故地,馬遲枚疾斗新篇。” |
枚速馬工 |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 《漢書 枚乘傳》:“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于皋?!?/td> |
卷甲銜枚 | 謂行軍時輕裝疾進,保持肅靜,以利奇襲。 | 《北史·隋紀下·煬帝》:“其外輕赍游闕,隨機赴響,卷甲銜枚,出其不意?!?/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