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盤的成語
有關盤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盤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盤根錯節 | 盤:彎曲;錯:交錯;節:枝節。樹根彎曲;枝節交錯。形容縱橫交錯;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難以處理。 | 晉 袁宏《后漢紀 安帝紀一》:“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堅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勞也。” |
盤古開天地 | 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 《明成化說唱詞話·花關索出身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
錯節盤根 | ①錯:交錯;節:枝節;盤:盤曲。樹木的根枝盤旋交錯。②比喻事情紛難復雜。③形容人堅韌不拔。 | 《后漢書 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
合盤托出 | 指全部顯露或說出。 | 清 李光庭《鄉言解頤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羨之眼,敗家婦不足之心,合盤托出。” |
杯盤狼藉 | 狼藉:像狼窩里的草那樣雜亂不堪。形容喝酒吃飯快要完了的時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盤子、碗筷等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
同盤而食 | 同吃一個盤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 《魏書 楊椿傳》:“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饑相待。” |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 |
雕盤綺食 |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
盤水加劍 | 漢代大臣自殺處死的一種表示。加劍:自殺。 | 《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縛系引而行也。” |
盤龍臥虎 | 盤;盤旋;屈曲。盤屈的龍;臥居的虎。常比喻隱藏的人才。 | |
和盤托出 | 和:連同。(端東西時)連盤子全部拿出來。后比喻毫不隱瞞;全部說出。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飯罷,田氏將莊子所著《南華真經》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盤托出獻與王孫。” |
盤木朽株 |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 | 《后漢書 循史傳 孟嘗》:“盤木朽株,為萬乘用者,左右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眾之所貴。” |
橫戈盤馬 | 猶橫戈躍馬。 | 宋·陸游《蝶戀花·離小益作》詞:“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
大才榱盤 | 同“大才盤盤”。 | |
杯盤狼籍 | 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 見“杯盤狼藉”。 |
樂不極盤 | 盤:樂。指享樂不能過分。 | 東漢 班固《東都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
大才盤盤 | 盤盤:形容大的樣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下》劉孝標注引《續晉陽秋》:“大才盤盤謝家安。 |
安如盤石 | 安:安穩;盤石:大石頭。像盤石一樣安穩不動。形容非常穩固,不可動搖。 |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 |
盤馬彎弓 | 盤馬:騎著馬繞圈子跑;彎弓:拉弓準備發射。騎馬盤旋張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態而不付諸行動。 | 唐 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
虎踞龍盤 | 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
硬語盤空 | 硬:遒勁有力的語句;盤:盤旋。遒勁有力的語文盤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 | 唐·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
盤根問底 | 盤:仔細查問;問:尋問。盤問、追究事情的根由。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四回:“無如林之洋雖在海外走過幾次,諸事并不留心,究竟見聞不廣,被小山盤根問底,今日也談,明日也談,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
鐵算盤 | 比喻精于算計的人。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1回:“呀!你莫非在這里打鐵算盤?” |
盤石桑苞 | 盤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樹。比喻安穩牢固。 | 《易 否》:“系于苞桑。”孔穎達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桑之為物,其根眾也,眾則牢固之義。” |
蛇盤鬼附 | 盤:通“蟠”,回繞,屈曲;附:依附。比喻互相勾結。 | 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詩文論于肅愍是非》:“嗚呼!自昔權奸將有所不利于忠勛之臣,則必內置腹心,外張羽翼,蛇盤鬼附,相與無間,而后得以逞焉。” |
根盤蒂結 | 猶根深蒂固。 | 明·李東陽《讀唐史》:“惟公言正論,不可則止,而根盤蒂結于君心者,不可猝拔。” |
安于盤石 | 象盤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安定穩固。 | 《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楊倞注:“磐石,盤薄,大石也。” |
盤根究底 | 盤問、追究事情的根由。 | 郭沫若《殘春及其他 牧羊哀話三》:“我失悔我不應該盤根究底,這樣地苦了他。” |
滿盤皆輸 | 下棋時走錯一步,整個棋就輸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響而使全局歸于失敗。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 |
一盤散沙 | 一盤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比喻力量分散;沒有組織起來。 | 清 梁啟超《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論》:“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則以無合群之德故也。” |
珠盤玉敦 | 見“珠盤玉敦”。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骍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如意算盤 | 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從好的方面作出打算。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4回:“好便宜!你倒會打如意算盤!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事,我卻不同你干休!” |
瓦器蚌盤 | 泛指粗陋的食器。形容生活儉樸。 | 《陳書·高祖記》:“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 |
盡盤將軍 | 盡:完;盤:盤子。指十分貪吃的人。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來東倒西歪,盡盤將軍。” |
扣盤捫鑰 | 見“扣盤捫燭”。 | |
一盤棋 | 一個回合的對弈。整個棋盤的勢態,比喻各局部之間互相協調,服從全局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西門慶還把他強死強活拉到李瓶兒房內,下了一盤棋,吃了一回酒。” |
龍盤鳳逸 | 喻懷才不遇。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即聲譽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
風雨如盤 | 盤:大石頭。形容風雨極大。 | 宋 孫光憲《兆北瑣言 逸文 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云:'黃昏風雨黑如盤,別我不知何處去?'” |
打小算盤 | 在小處精打細算,斤斤計較。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六十六回:“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如今只消一百塊錢。” |
上不得臺盤 | 臺:桌子。比喻不懂禮節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場合出現。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臺盤,只好在廚房里或女兒房里幫著量白布、稱肉,亂竄。” |
磨盤兩圓 | 比喻做人圓滑,雙方都不得罪。 | 明 徐渭《翠鄉夢》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別緣,老實說磨盤兩圓,呀,俺則把這幾點兒回話柳爺衙院。” |
盤龍之癖 | 指愛好賭博的惡習。 | 《晉書·劉毅傳》記載:劉毅小名盤龍,好賭博,每次下注達數百萬。 |
暗中盤算 | 指暗自在心中計算自己的得失等。 | |
盤空硬語 | 硬語:指行文遒勁有力。形容文章氣勢磅礴,雄健有力。 | 唐·韓愈《薦士》:“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
扣盤捫燭 | 扣:敲;捫:摸。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 宋 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鑰,以為日也。” |
根牙盤錯 | 猶言盤根錯節。 | |
全國一盤棋 |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
凈盤將軍 | 盤:盤子。指十分貪吃的人。 |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凈盤將軍,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將各樣好下飯,狼餐虎噬,則一頓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號為凈盤將軍。” |
盤游無度 | 盤游:游樂;度:限度。耽于游樂,沒有限度。 | 《尚書·五子之歌》:“乃盤游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盤。指死去活來。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盤,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
堅如盤石 | 堅:牢固;盤石:大石頭。像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 《玉臺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作》:“君當作盤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盤石無轉移。” |
犬牙盤石 | 《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后因稱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鞏固統治為“犬牙盤石”。 | 《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 |
朱盤玉敦 | 珠盤:用珍珠裝飾的盤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諸侯歃血為盟時所用的禮器。 | 《周禮 天官 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盤玉敦。” |
銅盤重肉 | 貴重的食器,豐盛的飯菜。引申指特殊恩寵。 | 《北齊書·楊愔傳》:“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 |
鐘盤燭龠 | 燭:指燭光;龠:古時一種類似笛子的樂器。形容因學識淺陋而造成錯誤。 |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
龍盤虎踞 | 盤:曲、繞;踞:蹲或坐。像龍盤繞;像虎蹲坐。形容地勢險要雄偉。 | 漢 劉勝《文本賦》:“條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 |
根結盤固 | 比喻關系錯綜牢固。 | 《續資治通鑒·宋欽宗靖康元年》:“根結盤固,牢不可脫。” |
龍盤鳳舞 | 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氣象。 | 宋·方千里《西河·錢塘》詞:“都會地,東南王氣須記。龍盤鳳舞到錢塘,瑞煙回起。” |
龍盤虎拏 | 虬曲蒼勁貌。 | 明·何景明《古松歌》:“龍盤虎拏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 |
踞虎盤龍 | 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 元 湯式《哨遍 新建構欄教坊求贊》:“三尺臺包藏著屯鶯聚燕閑人窟,十字街控帶著踞虎盤龍舊帝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