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役的成語
有關役的成語
有關役的成語共收錄1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畢其功于一役 | 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孫中山《<民報>發刊詞》:“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 |
無能為役 | 役:役使。簡直連供給他們役使都不配。自謙才干遠不能和別人相比。 | 《左傳·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賦也。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克于先大夫,無能為役。” |
更若役 | 更換你的差使.。 | |
一身兩役 | 一個人做兩件事。 | 《梁書 張充傳》:“一身兩役,無乃勞乎?” |
社稷之役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役:供職。臣下對君王應盡的職責。 | 西漢·戴圣《禮記·少儀》:“為人臣下者,有諫而無訕,有亡而無疾,頌而無諂,諫而無驕,怠則張而相之,廢則帚而更之,謂之社稷之役。” |
橫征苛役 | 謂濫收捐稅,徭役嚴酷。 | 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四節:“夫以始皇、二世之橫征苛役,淫刑以逞,以漢高較之,仁暴自相天壤。” |
貪官蠹役 | 蠹:蛀蟲。貪圖財物的官僚和吏役。 | 《清史稿·朱之弼傳》:“世祖嚴治貪官蠹役,特立嚴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
心為形役 | 形:形體。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祿所驅使。形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違心的事。 | 晉·陶潛《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
省役薄賦 | 省:減少;賦:稅。減輕徭役和賦稅,施行仁政。 | 三國·魏·曹植《漢景帝贊》:“省役薄賦,百姓殷昌。” |
饑飽勞役 | 指生活勞苦,食無定時。 |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餓耽饑,五六日不曾嘗著水米,常言道饑飽勞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