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倫的成語
有關倫的成語
有關倫的成語共收錄5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無與倫比 | 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 唐 盧氏《逸史》:“置于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
不倫不類 | 倫:類。既不像這一類;也不像那一類。形容不正派或不規范。也指將互不相關的事物拿來作比擬。 | 明 吳炳《療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倫不類,阱中人不伶不俐。” |
精美絕倫 | 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無與倫比。也作“精妙絕倫。” | 宋 周密《武林舊事 燈品》:“燈只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
逸群絕倫 | 指超出世人和同輩。 | 《隋書 楊素傳》:“處道當逸群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
擬于不倫 |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 | 陳寅恪《論再生緣》:“能讀英文者,頗怪其擬于不倫。” |
負類反倫 | 和同類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 《列子·仲尼》:“龍誑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盡,有影不移,發引千鈞,白馬非馬,孤犢未嘗有母。’其負類反倫,不可勝言也。”張湛注:“負,猶背也。類,同也。” |
舉世無倫 |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倫:類,同類。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 唐·白居易《畫竹歌序》:“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世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
絕類離倫 | 絕:超越;類:同類;倫:類。形容超群出眾。 | 唐·韓愈《進學解》:“絕類離倫,優入圣城。” |
荒謬絕倫 | 荒謬:非常不合情理;倫:類;絕倫:沒有可以跟它類比的。沒有比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錯誤到了極點。 | 清 龔自珍《語錄》:“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謬絕倫之作,作者可醢也。” |
絕世超倫 | 絕:類。冠絕當世;出類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藝出類拔萃;舉世無雙。 | 漢 蔡邕《陳太衛碑文》:“穎川陳君,絕世超倫,大位未躋,慚于臧文竊位之負,故時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
擬非其倫 | 指比擬不當。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逸輩殊倫 | 指超越同輩,無與比倫。 | 唐張說《為留守奏嘉禾表》:“騰文煒色,九光連合于貞明;逸輩殊倫,百寶駢滋于動植。” |
言無倫次 | 語言雜亂無章。 | 明·李開先《亡妻張宜人散傳》:“言無倫次,事無統紀。”參見“語無倫次”。 |
無與比倫 | 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同“無與倫比”。 | 宋·王禹偁《西京謝上表》:“永宮寵遇,無與比倫。” |
精妙絕倫 | 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無與倫比。形容極為精妙。 | 宋 周密《武林舊事 燈品》:“燈只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
語無倫次 | 倫次:次序;條理。話講得顛三倒四;毫無條理。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第七卷引《詩眼》:“古人律詩亦是一片文章,語或似無論次,而意若貫珠。” |
擬人必以其倫 |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 唐·劉知畿《史通·敘事》:“洎乎中代,其體稍殊,或擬人必以其倫,或述事多比于古。” |
絕倫逸群 | 倫:類;逸:超過。超出眾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 明 朱之渝《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況賢弟未嘗晤接,而才識絕倫逸群,筆則筆,削則削,雖有知我,寧無罪之者哉?” |
超群絕倫 | 超:超過;超群:超出眾人;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絕倫。”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當與翼德并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
擬人必于其倫 | 擬:比擬;倫:同類。指比擬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類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彝倫攸斁 | 彝倫:倫常;攸:語助詞;斁:敗壞。倫常敗壞。 | 《尚書·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 |
天倫之樂 | 家人歡聚一堂;親密友愛的樂趣。天倫:指父子、兄弟、夫妻等親屬關系。 |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
語妙絕倫 | 謂言語精妙,無與倫比。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科場對》:“因對云:‘蔣徑荒蕪,大戛含冤呼大卞。姚墟榛莽,秋農一笑對秋吟。’語妙絕倫。” |
巧妙絕倫 | 倫:類,輩;絕倫:獨一無二。靈巧高明,無與倫比。 |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
曠古絕倫 | 曠古:空前的;從古以來所沒有的;絕倫:沒有相比的。古來所無;沒有可以相比的。 | 《北史 趙彥深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
蔑倫悖理 | 指違背道德和倫理。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備聞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嘆:‘似此蔑倫悖理,禽獸不如。” |
儗不于倫 | 見“儗非其倫”。 | 朱自清《<燕知草>序》:“后一類呢,恕我儗不于倫,像吳山四景園馳名的油酥餅。” |
色藝絕倫 | 色藝:容貌和技藝;倫:同類。容貌和技藝超群拔俗,在同類中絕無僅有。 | 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師師無所歸,有倡籍李姥者,收養之。比長,色藝絕倫,遂名冠諸坊曲。” |
絕倫超群 | 倫:類;絕倫:特異,超過同輩。超出眾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因思天下之大,仁兆之眾,安能必其無絕倫超群之人。” |
穎悟絕倫 | 穎悟:聰穎。絕倫:超過同輩。聰明過人。亦作“穎悟絕人”。 | 元·脫脫《宋史·張方平傳》:“張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穎悟絕倫,家貧無書,從人假三史,旬日即歸之,曰:‘吾已得其詳矣。’” |
尊卑有倫 | 尊:地位或輩分高,與“卑”相對。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 | 《舊唐書·禮儀志一》:“制禮定名,合從事實,使名實相副,則尊卑有倫。” |
無有倫比 | 沒有比得上。 | 唐·李翱《卓異記·敘封禪并兩朝》:“祖宗封禪,自古帝王,無有倫比。” |
昭穆倫序 | 昭穆: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穆;倫序:倫常次序。泛指家族輩分。 | 《周禮·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 |
超類絕倫 | 見“超世逸群”。 | 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故使克明即不中舉……亦當為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絕倫,而可以公眼前蹊徑限之歟?” |
穎拔絕倫 | 聰敏過人,找不出第二個人。 | 明·郭勛《英烈傳》第26回:“卻說守將乃元總管胡深,字仲淵,處州龍泉人。穎拔絕倫,倜儻好施。” |
卓犖超倫 | 卓犖:超絕。倫:類。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 《文選·孔融·薦彌衡表》:“叔質貞亮,英才卓躒。”《三國志·蜀書·秦宓傳》:“夫欲救危撫亂,脩己以安人,則宜卓犖超倫,與時殊趣,震驚鄰國,駭動四方,上當天心,下合人意。” |
超然邁倫 | 見“超邁絕倫”。 | 宋·許顗《彥周詩話》:“東坡《海南詩》、荊公《鐘山詩》,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 |
無其倫比 | 同“無與倫比”。 | 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邊貢》:“海岳之才,無其倫比。” |
絕世無倫 | 絕世:冠絕當世。冠絕當世,超過同輩。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卷:“其第三子名玉斧,長名挧,字道翔。道德淳瑩,絕世無倫。” |
超倫軼群 | 倫:同類;軼:超過。形容超群出眾。 | 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于謀成事遂,睡足飯飽之余,三月煉字,半年鍛句,將來會做出超倫軼群的古奧漂亮作品。” |
超邁絕倫 | 倫:同輩。超越同輩,無人可比。南朝齊·謝赫《毛惠遠》:“出入窮奇,縱橫逸筆,力遵韻雅,超邁絕倫。”亦作“超然邁倫”。宋·許顗《彥周詩話》:“東坡《海南詩》、荊公《鐘山詩》,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 | 南朝齊·謝赫《毛惠遠》:“出入窮奇,縱橫逸筆,力遵韻雅,超邁絕倫。” |
儗非其倫 |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 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 |
無可比倫 | 沒有可以相比的。 | 唐·李翱《<卓異記>序》:“皇唐帝功,瑰特奇偉,前古無可比倫。” |
喪倫敗行 | 喪:喪失;倫:人倫;行:品行。喪失了人倫,敗壞了品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此亦系理數應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
超世絕倫 | 超出世人和同輩。亦作“超類絕倫”、“軼群絕類”。 | 漢·蔡邕《陳寔碑》:“群僚賀之,皆舉手曰,穎川陳君,超世絕倫。” |
擬不于倫 | 擬:比擬;倫:同類。指不以同類或同等事物來比擬。比擬失當。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紀綱人倫 | 紀綱:法制,制度;人倫:人與人之間關系及行為準則。指封建社會中人應遵守的法度綱常和行為準則。 |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 |
超逸絕倫 | 超:超過;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 |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劉希夷學梁簡文,而超逸絕倫,居然青出。” |
越次超倫 | 次:次序。倫:次序。超越原來的等級次序。 | 唐·白居易《為宰相<讓官表>》:“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倫,忽承此命。” |
卓詭不倫 | 卓詭:卓異,卓越。指卓絕特異,不同尋常。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向栩傳》:“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 |